流加发酵和高密度培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1/8
流加发酵
所谓流加发酵,即补料分批发酵(Fed-
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 batch fermentation) ,有时又称半连续培
养或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
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
方法
分批、连续、流加操作方式的比较
优点 缺点
分批发酵 1.一般投资较小 1.因放罐、灭菌等原因,非生产时间长
2. 易转产、生产灵活 2.经常灭菌会降低仪器寿命
3.分批操作中某一阶段可获得高的 3.前培养和种子的花费大
转化率 流加发酵最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找出
4.发酵周期短,菌种退化率小 4.需较多的操作人员或较多的自动控制系统
连续发酵 1.可实现有规律的机械、自动化 1.操作不灵活 最佳的底物流加方式,以维持发酵过程
2.操作人员少 2. 因操作条件不易改变,原料质量必须稳定
3.反应器体积小、非生产时间少 3.若采用连续灭菌,加上控制系统和自动化 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设备,投资较大
4.产品质量稳定 4.必须不断地排除一些非溶性的固型物 流加发酵最优化的研究内容包括:
5.操作人员接触毒害物质的可能性 5.易染菌,菌种易退化
小
6.测量仪器使用寿命长 (1)状态方程的建立
流加发酵 1.操作灵活 1.非生产时间长
2.染菌、退化的几率小 2.需较多的操作人员或计算机控制系统 (2 )目标泛函的确定
3.可获得高的转化率 3.操作人员接触一些病原菌和有毒产品的可
能性大
4.对发酵过程可实现优化控制 (3 )最优化底物流加方式的求解
5.因经常灭菌会降低仪器使用寿命
流加发酵的物料衡算式可以表达为:
d (XV )
XV
dt
d (SV ) 在采用流加发酵技术之前要考虑的两个
XV S F
F
dt 问题
d (PV )
XV 一、何时采用流加发酵方式?
dt
dV 二、如何进行底物的流加?
F
dt
流加发酵的最优化理论有:格林原理、庞特里金最小值
(最大值)原理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