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整理】第 33章 逆转录病毒.doc
PAGE
PAGE 3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一 、选择题
【A型题】?
1.HIV主要侵犯:?
A.T细胞? B.CD4?+?T细胞? C.CD8?+?T细胞? D.B?细胞? E.Ts?细胞?
2.HIV的核酸类型是:?
A.单链?DNA? ? ? ? ? B.双链?DNA? ? ? C.单正链?RNA? ? ?D.双正链?RNA? ? ?E.双负链?RNA?
3.HIV最易发生变异的是;?
A.核衣壳? B.衣壳蛋白? C.包膜糖蛋白? D.内膜蛋白? E.跨膜蛋白?
4.HIV的?gp120?肽链上最易发生变异的部位是:?
A.V1-V5?区段? B.V3?肽段? C.V4?
2017-02-07 约2.6万字 12页 立即下载
-
慢病毒与逆转录病毒.pdf
慢病毒与逆转录病毒--第1页
慢病毒
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是以HIV-1(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
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
能力。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
深入。该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
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
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
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
的的基因治疗效果,在美国已经开展了临床研究,效
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慢病毒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表达RNAi的研究
中。由于有些类型细胞脂质
2024-09-09 约8.96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第20章 逆转录病毒.ppt
* 典型艾滋病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免疫缺陷,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 炎,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 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卡波西氏肉瘤。 *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抗体2、测定病毒及其组分 * 四、防治原则 抗病毒治疗,多联疗法 疫苗研制难题: HIV抗原性漂移 融合细胞和潜伏感染阻断抗体作用 CD4+T损害妨碍免疫应答的诱发 综合措施:宣传教育,普及AIDS知识 建立HIV感染的监测体系 杜绝吸毒,禁止共用注射器 提倡安全性生活 确保输血和血制品安全 HIV抗
2017-09-01 约2.69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课件2.pptx
《逆转录病毒》PPT课件
逆转录病毒简介
逆转录病毒的生命周期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逆转录病毒的致病性
逆转录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contents
目
录
01
逆转录病毒简介
1
2
3
逆转录病毒是一类具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能够将RNA转化为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进行复制。
逆转录病毒具有包膜,形态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00-150纳米。
逆转录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生命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和释放等阶段。
α逆转录病毒主要包括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和猴艾滋病病毒等。
γ逆转录病毒主要包括禽白血病病毒和鼠白血病病毒等。
逆转录病毒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2024-01-10 约1.81千字 25页 立即下载
-
第 31 章 逆转录病毒.ppt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形 态 结 构;HIV模型图;HIV的复制 ;病毒复制;;;;抵抗力与消毒;传染源和传播途径;HIV对CD4+细胞的破坏
病毒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出芽释放,增加了细胞通透性
大量未整合的病毒cDNA,干扰细胞生物合成
感染T细胞表面的HIV gp120与非感染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介导细胞融合而产生大量多核巨细胞,使T细胞减少
神经细胞的损害:约有40%-90%的AIDS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如HIV脑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炎和痴呆
;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病毒免疫逃逸的机理;临床表现;原发感染 HIV进入机体后约需8-12周出现病毒血症,3-6周在
2017-04-22 约1.63千字 38页 立即下载
-
年年制逆转录病毒其它病毒.ppt
在感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增殖,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y),有诊断意义。 野毒株(Wild strain) :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 固定株(Fixed strain):对家兔致病力强。但对人和犬的致病力大大减弱。可制成疫苗 动物或人被咬伤后,病毒随犬唾液经伤口进入人体,在局部肌肉细胞中增殖,后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侵入周围神经,以细胞-细胞间传播方式上行至神经节和CNS。在脑组织中迅速增殖,沿传出神经下行至唾液腺和其他组织 犬狂犬病分狂暴型和麻痹型。狂暴型有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麻痹型以麻痹症状为主,兴奋期不明显。病程短,不超过5—6天 病毒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
2015-09-15 约1.28万字 88页 立即下载
-
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ppt
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的特性: 具有包膜,球形,80~120nm,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二聚体 病毒核心中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 复制通过DNA中间体 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直径约100~120nm。 圆锥状核心中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形成二聚体,并含有多种酶类(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外壳为脂蛋白包膜,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病毒特异性的糖蛋白。 HIV - Life History 病毒易变异: 在基因组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较多
2017-05-24 约3.59千字 40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课件.PPT
逆轉錄病毒共同特點:有包膜的球形病毒,80-120nm,基因組為單股RNA二聚體,核心有逆轉錄酶,複製通過DNA中間體,能與宿主細胞DNA整合。1.直徑100-200nm有包膜,球形病毒,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核心有兩條相同正鏈RNA和逆轉錄酶。2.gp120為刺突,可吸附與T細胞表面的CD4分子。gp41為跨膜蛋白,可介導HIV進入細胞。3.抵抗力較弱,對熱及多種消毒劑敏感。一、生物學形狀:第一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結構模式圖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傳染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傳播途徑:性接觸,血液和血製品,母嬰傳播。3.感染特點:HIV選擇性侵犯CD4
2025-01-30 约1.07千字 15页 立即下载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药物间的相互.ppt
细胞色素P450利用者*01020304香豆素抗凝血剂华法令长效苯二氮咪达唑仑,三唑仑细胞色素P450利用者*降血脂药物01新伐他丁(舒降之),02洛伐他丁(美降之)03抗惊厥药物04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05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01诱导剂:02利福平,利福喷丁03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纳04奈韦拉平05酒精,烟草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甲氰咪胍蛋白酶抑制剂(RTVINDSQVNFV)红霉素依非韦伦抑制剂:清除*肾小球滤过:竞争性主动分泌:丙磺舒,SMZ/TMP增加AZT(3TC?),更昔洛韦的血药浓度NNRTI药物间相互作用:
奈韦拉平口服避孕药酮康唑蛋白酶抑制剂利
2025-02-16 约2.01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for+student+.ppt
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逆转录病毒的致瘤机制 HIV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症 逆转录病毒的原理及应用 总结 * * * * * * * * * * * * * * * 细胞上的CD4分子是HIV 胞膜糖蛋白gp120 的受体。 病毒感染时,包膜糖蛋白gp120先与CD4分子结合,再与细胞上的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小肽——T 细胞为 CXCR4)结合 ————引起包膜蛋白变构,影响融合蛋白gp41,促进病毒包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使病毒进入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的辅助受体为CCR5趋化因子受体,感染病毒后,具有抗HIV的致病作用,是储存和运送HIV的主要细胞;感染后
2016-03-29 约2.13万字 127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_原创精品文档.pptx
逆转录病毒;;;定义;;;;;;;;;病毒携带的逆转录酶以其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单链。;;;逆转录病毒能感染多种细胞,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不同逆转录病毒的宿主范围有所差异。;;;;;;;;;;;;;;;;THANKS
2025-01-14 约小于1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ppt课件.pptx
逆转录病毒ppt课件;;01;;;;02;;;;03;逆转录病毒通过包膜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实现吸附。;;;04;;天然免疫;;05;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针对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研发出了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来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感染。对于HIV等逆转录病毒感染,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病毒载量,延缓病情进展。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基
2025-01-12 约小于1千字 28页 立即下载
-
国际班(朊粒,疱疹和逆转录病毒).ppt
MEDICAL VIROLOGY By Bin Wang Professor, M.D Ph.D. 06,2008 ABOUT ME? 1984, Medical Bachelor (Shan Xi) 1987, Medical Master (Shan Xi) 1991,Medical Doctor(National CDC) 1995, associate Prof. in this college 1998, Professor 2001, Post Doctoral (Sweden) 2003, visiting scholar (U.S.A) From 2002, Direc
2016-09-11 约3.24万字 71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护理课件.ppt
第16章反(逆)转录病毒(p147);反转
录病
毒科;反转录病毒的特征:;(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男性同性恋者),
1983年法国科学家首次从男性同性恋者血样中分离到HIV,
1985年中国首次报告。;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
吕克·蒙塔尼
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浙江省艾滋病疫情;性传播
注射吸毒
血液
母婴;一、生物学性状;gp120:与CD4分子结合。
gp41:融合蛋白,包膜与
细胞膜融合。;HIV的结构模式图:;;+ssRNA
逆转录酶
+RNA-DNA杂交体
水解
-DNA
整合酶双链DNA
宿主细胞DNA
2025-05-07 约1.34千字 43页 立即下载
-
逆转录病毒专题知识.ppt
逆转录病毒专题知识;本章要点与难点;*;①球形,直径约为100nm;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②基因组有两条相同旳+ssRNA,具有gag、pol和env3个构造基因和多种调整基因
③病毒体含反转录酶和整合酶。
④复制有独特旳反转录过程,病毒DNA整合到
细胞DNA中,构成前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觉取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旳男性同性恋患者血液中分离到旳一株新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腺病有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Gall
2025-05-08 约1.16千字 67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