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逆转录病毒课件.PPT

发布:2025-01-30约1.0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逆轉錄病毒共同特點:有包膜的球形病毒,80-120nm,基因組為單股RNA二聚體,核心有逆轉錄酶,複製通過DNA中間體,能與宿主細胞DNA整合。1.直徑100-200nm有包膜,球形病毒,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核心有兩條相同正鏈RNA和逆轉錄酶。2.gp120為刺突,可吸附與T細胞表面的CD4分子。gp41為跨膜蛋白,可介導HIV進入細胞。3.抵抗力較弱,對熱及多種消毒劑敏感。一、生物學形狀:第一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結構模式圖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傳染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傳播途徑:性接觸,血液和血製品,母嬰傳播。3.感染特點:HIV選擇性侵犯CD4+細胞,主要是TH,其次是單核吞噬細胞等。通過gp120結合CD4,引起以CD4+細胞缺損和功能障礙為主的嚴重免疫缺陷。主要表現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細胞數量減少,體液免疫功能也受到影響,故而表現為免疫功能嚴重低下。4.臨床特點:⑴潛伏期長,一般3-5年;病毒以潛伏或低水準性感染方式存在,一旦激發,出現症狀後則於1-3年死亡。⑵合併各種機會感染和腫瘤。⑶免疫性:一但感染HIV,便終生攜帶病毒。三、防治:無根治的方法和有效地疫苗,故以綜合性措施預防為主。第二節人類嗜T細胞病毒1.有HTLVⅠ和HTLVⅡ兩個亞型。2.僅感染CD4T細胞,通過輸血、性交等方式傳播,引起人類T細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第三十二章蟲媒病毒教學目的1.熟悉: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致病性、免疫性。2.瞭解:漢坦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與致病性。蟲媒病毒概念是一群通過吸血節肢動物叮咬人、家畜和野生動物而傳播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共同特點:1.小球形,直徑40-70nm,單股正鏈RNA,有包膜,有血凝素刺突。2.致病力強,引起疾病潛伏期短,發病急,病情重,節肢動物是傳播媒介。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一、生物學形狀:1.球形,直徑45nm,有包膜、血凝素刺突。2.只有一個血清型。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傳播媒介:蚊子2.傳染源和儲存宿主:家畜家禽,特別是幼豬3.致病特點:①人群普遍易感,但絕大多數為隱性或輕型感染,僅少數發生乙型腦炎。②病毒經蚊叮咬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經二次病毒血症後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細胞內繁殖,引起腦實質及腦膜病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