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教学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评价 指能对于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材料和方法给予价值的判断或能对于材料和方法满足标准的程度给予质和量的判断等 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二)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类型举例 * 高目标对低目标的依赖,“应用”依赖“理解”和“知识”,“理解”也依赖“知识” 高目标能够涵盖低目标,“应用”能涵盖“理解”和“知识”,“理解”也能涵盖“知识”。 * (三)加涅的目标分类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 1.言语信息 指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养成。事实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 它包括一般性的信息(如字母、数字、地名、事件等)和较高级的信息(如政体、科技成就、经济指标等)。 * 2.智慧技能 是在掌握概念和以命题形式表达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认知策略 指学生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不同,它是一种对内的能力。而智慧技能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包括学习者控制自己的注意、选择性知觉、学习、记忆以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4.动作技能 指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习得的,并能迅速、精确和流畅地运用操作的能力。 如对工具、设备操作使用的技能,体育、绘画和舞蹈方面的技能等。 * 5.态度 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学习者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学习者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去完成任务。 态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或经验组织而形成的。 * (四)加涅学习目标类型举例 * 三、教学目标的编写 马杰(R.F.Marger)提出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 (2)说明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 ABCD法 对象A(Audience):即应阐明教学对象。 行为B(Behavior):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条件C(Condition):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行为的标准D(Degree):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 ABCD法的例子 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观察各种云的图片时 A C ,应能将卷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 B 准确率达90%。 D * 格伦兰的内外结合表示法 格伦兰认为,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提出反学生内在心理变化的目标,教师还需要写出反映这些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 领会本单元专门术语的涵义???? 1.1 将专门术语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 1.2 在造句中使用某些专门术语 1.3 指出术语之间的同异 内外结合表示法的例子 * 学习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知道 对信息的回忆 定义、列举、排列、选择、重复、背诵、说出(写出)……的名称,、辨认、记住、回忆、描述、陈述、标明、指出、说明、命名…… 领会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表明、报告、举例说明、猜测、预测、摘要、改写、讨论…… 运用 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选择、计算、演示、改变、阐述、解释、解答、说明、证明、修改、计划、制定、表现、发现、操作、利用、列举、准备、产生、修饰…… 分析 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调查、编目、指出、评析、评论、猜测、细述理由、分辨好坏、举例说明、计算…… 综合 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编写、创造、设计、提出、排列、组合、计划、修饰、建立、形成、管理、重写、综合、归纳、总结、收集、建议…… 评价 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 鉴别、鉴赏、讨论、估计、选择、对比、比较、评定、评价、说出……价值、接近、判断、衡量、预言、检讨、总结、结论、评明、分辨好坏…… * 阐明教学目标的局限 在教学以前先明确提出具体的目标有悖于发现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的选择和编写有一定主观性,这就说明目标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求时刻对目标编写进行检验。 适宜用规范格式编写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较简单、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有些学习内容、有许多心理过程是不能完全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特别是一些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 * 小结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