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学要求 能够辩证地认识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实践等与人发展的关系; 掌握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 教育 本书的观点 遗传 环境 教育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遗传与人的发展 (一) 遗传影响人的发展 首先,生理结构与机能是由其父母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 其次,遗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 最后,遗传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顺序、速率。 (二) 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 一方面,如上所述,遗传影响着人的发展; 另一方面,遗传的影响仅仅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即遗传因素是后代发展的生理基础,规定着后代发展的可能性方向,但非现实的影响。 “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是错误的。 后天环境和教育等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现实性的影响,表现在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方面。 三、环境与人的发展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 包括人的出生地的自然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人的人类学特征多为自然环境所规定的。 2.社会环境与人的发展 3.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 (二)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一是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人自从来到人世就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二是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即环境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个体接触到它时才可能受其影响。 三是人对环境影响具有选择性,即个体对环境影响存在适应与对抗等多种选择。 因此,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理发展 首先,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特别是个体的成熟度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可能。 其次,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的支配,通过教育,特别是个体的学习活动,可以对个体的生理成熟发生影响。 1.教育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和水平 从人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来理解 从人脑的反映机能的发展来理解 2.教育受制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第一,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心理需要是不同的,而且能够满足心理需要的心理水平也不同。 第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受心理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制约。 第三,教育不仅要受一般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所制约,还要受个体特殊的心理特点所制约。 教育跟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为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与可能,而教育又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从而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 1.对教育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影响,还是一个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及社会经验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学生主动的接受过程,即个体自己的心理活动。 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是在教师教学中通过他们过去的学习而形成的;新的需要又是在教育的要求下,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 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发展,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领会和掌握是必经环节; 但是从知识、技能的领会和掌握到个体心理的发展不是立刻实现的,只有掌握和领会了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应用,达到系统化和概括化的水平(经验类化),才能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即经验的类化是教学到发展的第二中介环节。 掌握和类化不可分割地构成了教育到发展的必经过程。 五、个体实践与人的发展 生命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 心理活动使人们获得了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和源泉。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个体实践是影响人发展的最后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 现代教育与 人的个性发展 一、人的个性发展的含义 (一)个性发展的含义 首先,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基础; 其次,社会结构和人与人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意识形态等,构成人的个性发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前提; 最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条件。 二、现代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 (一) 现代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1.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人的主体性。 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弘扬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的过程。 2.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主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实现。 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产生兴趣、爱好的分野,由此又造成个人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人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