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25-03-24约1.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相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熟识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来探究微观世界,相识分子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增加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2、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实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实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育

三、教学打算

1、打算品红和氨的扩散试验的仪器

2、打算酒精和水的混合试验或黄豆和绿豆混合试验

四、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路过化妆品店就闻到香味?

学生思索、探讨

从学生熟识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试验3–1: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学生试验

视察现象

思索探讨

在学生亲身体验中

激发思维及探究爱好

[过渡]在很久以前很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说明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先做个小试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小结:物质的确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教材P49图3-2、3-7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

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育学生的想象实力。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思索、探讨,并归纳总结

熬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实力

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了解(计算1g水中含有几个水分子)

?

探究分子运动现像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试验说明白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状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

按试验要求视察现象

?

?

学生揣测,探讨

视察现象→提出问题→用学问进行说明

巩固学问、运用学问

联系实际生活

试验:①50ml酒精与50ml水的混合,思索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100ml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视察现象

思索、探讨

猜想

用宏观的物质说明微观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微观概念的理解?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改变?

[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具有三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布置作业]习题2(2、3、4、6)

探讨、分析、沟通

培育学生的学问运用的实力

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的原子

第一课时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