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线性规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的一般原理 表格单纯形法 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单纯形表与线性规划问题的讨论 改进单纯形法 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例3、用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解:本题的目标函数是求极小化的线性函数, 可以令 则 这两个线性规划问题具有相同的可行域和最优解, 只是目标函数相差一个符号而已。 0 1 0 1 0 3 x2 2 0 0 1 2 -1 2 x3 0 - 0 1 0 1 0 3 x2 2 4/1 1 0 1 0 0 4 x3 0 3/1 0 1 0 1 0 3 x4 0 _ 1 0 1 0 0 4 x3 0 0 0 0 0 -1 8 Z’ 1 0 0 -2 1 2 x1 1 1 0 0 -2 0 6 Z’ 2/1 1 0 0 -2 1 2 x5 0 1 2 0 0 0 0 Z’ 8/2 1 2 0 0 1 8 x5 0 x1 x2 x3 x4 x5 b XB CB Θ 1 2 0 0 0 C 最优解 最优值 2/2 3/1 - ? 因为非基变量x4的检验数σ4=0,由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本例的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无穷多最优解。事实上若以x4为换入变量,以x3为换出变量,再进行一次迭代,可得一下单纯形表: 最优解 最优值 最优解的一般表示式 0 0 0 0 -1 8 Z’ 0 0 1/2 1 -1/2 0 1 -1/2 0 1/2 1 0 1 0 0 1 2 4 x4 x2 x1 0 2 1 x1 x2 x3 x4 x5 b XB CB Θ 1 2 0 0 0 C 对于极小化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处理: 先化为标准型,即将极小化问题变换为极大化问题,然后利用单 纯形方法求解. 直接利用单纯形方法求解,但是检验是否最优的准则有所不同, 即: 若某个基本可行解的所有非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 (而不是≤0), 则基本可行解为最优解. 否则采用最大减少原则(而非最大增加原则)来确定换入变量, 即: 若 则选取对应的非基变量xm+k为换入变量. 确定了换入变量以后,换出变量仍采用最小比值原则来确定。 借助人工变量求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若约束方程组含有“≥”不等式,那么在化标准形时除了在方程式左端减去剩余变量,还必须在左端加上一个非负的人工变量。 因为人工变量是在约束方程已为等式的基础上,人为的加上去的一个新变量,因此加入人工变量后的约束方程组与原约束方程组是不等价的。 加上人工变量以后,线性规划的基本可行解不一定是原线性规划的问题的基本可行解。只有当基本可行解中所有人工变量都为取零值的非基变量时,该基本可行解对原线性规划才有意义。因为此时只需去掉基本可行解中的人工变量部分,剩余部分即为原线性规划的一个基本可行解.而这正是我们引入人工变量的主要目的。 考虑线性规划问题: 为了在约束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中得到一个m阶单位矩阵作为 初始可行基,在每个约束方程组的左端加上一个人工变量 可得到: ———————————————————————— 添加了m个人工变量以后,在系数矩阵中得到一个m阶单位矩阵,以该单位矩阵对应的人工变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