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精要.ppt

发布:2016-03-20约1.73万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理论与实证的概述 引言 基于第二章的推导,已可建立一个有良好微观基础的AD-AS模型 1980年代以后,有学者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重建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模型 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立仍有赖于“价格/工资刚性”这一基础假定 如价格发生变化,则凯恩斯主义若干主要结论均将发生改变 例如:价格一旦发生变化,则为获得财富而进行的储蓄将发生改变,从而使消费改变(庇古效应)。因此在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下降可增加实际财富和消费,从而拉动总需求恢复均衡 对古典经济学是不是更好? 对古典经济学而言,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严重: 例如:如何解释经济周期? “在经济均衡理论中引入明显矛盾的周期现象仍然是贸易周期理论的关键问题”(哈耶克,1933) 建立新古典经济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均衡模型中生成经济周期 如何解释? 卢卡斯供给曲线和卢卡斯-贝纳西模型的解释 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货币非中性 由此引发了经济周期 但—— 按照卢卡斯供给曲线方程 行为人对货币供给的预期不会长期出现系统性错误,意外的货币供给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只应该是暂时的 又出问题:大量经验研究显示产出的的周期性波动时长期持久的 显然:货币的非中性未必是经济周期的关键! 第一节 经济增长:描述与事实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通常被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可用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避免有增长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若干一般事实 1、不同国家在人均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法 基本问题 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3、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两种方法 1、增长核算 2、增长理论(模型)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增长核算方程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1948-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美国实际GDP增长年均3.6% 其中: 1.2%是由于资本存量的增加, 1.2%是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 1.2%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经济增长的细分因素分析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索洛在1956年首次建立,因此又称索洛模型,说明了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 式中k为人均资本,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出(y=f(k)),n为劳动力的增长率, δ为资本的折旧率 sy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如果投资正好抵补折旧并为新增人口配备平均的资本水平, 即: 那么,人均资本保持不变: 这个不变的均衡资本水平(k* )称为稳态资本存量。 稳态的定义 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 移动到稳定状态 移动到稳定状态 移动到稳定状态 移动到稳定状态 移动到稳定状态 移动到稳定状态 四、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推论: s 越高 ? k*越高。 由于 y = f(k) , k*越高? y* 越高。 这样,Solow 模型可得如下推论: 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与投资率越高,这个国家的人均资本与收入水平就越高 投资率与人均收入增长关系的例证 五、人口增长的影响 推论: n越高? k*越低。 且由于 y = f(k) , k*越低? y*越低。 这样,Solow 模型可得如下推论: 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②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即要达到稳态,需维持较高的稳态增长率n′,否则无法保证稳态) 关于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例证 新古典增长模型总结 Solow 增长模型表明: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依赖于: 与储蓄率正相关。 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 储蓄率的增加会: 从长期看会提高产出 短期会加速增长 不能加速稳态增长 针对以上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相应产生了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两种不同的经济周期定义及测定标准。根据古典循环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在绝对水平上的上升和下降;而增长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