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57.5-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docx
ICS65.020.30B4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257.5—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第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uizhoubeefcattleproductionPart5:PreventionandcureofParasitosis
2017-12-08发布2018-05-0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2/T1257.5—2017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防治原则 2
5防治对象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3
II
DB52/T1257.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标准化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光中、刘镜、徐龙鑫、孙元飞、张正群、罗治华、张晓可。本标准为DB52/T1257-2017的第5部分。
1
DB52/T1257.5—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第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贵州肉牛养殖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预防性驱虫
当某些蠕虫在牛体内还未发育成熟时就使用药物进行驱除,或在一些原虫病多发地区在临床症状还未表现出来前就进行驱虫,称为预防性驱虫。
3.2
治疗性驱虫
经诊断牛只已感染寄生虫病,针对不同寄生虫病情况,选用有针对性的、特异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称为治疗性驱虫。
3.3
体外寄生虫病
包括牛螨病、牛皮蝇蛆病、牛虱、蜱、蚊等。3.4
体内寄生虫病
主要有牛肝片形吸虫病、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蛔虫病、莫尼次绦虫病、牛球虫病等。
2
DB52/T1257.5—2017
4防治原则
4.1加强饲养管理
4.1.1按不同生长阶段对肉牛进行分群饲养、分群放牧,放牧草地实行轮牧。
4.1.2按兽医卫生防疫标准建设牛舍及其配套设施,粪污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中间宿主。
4.1.3肉牛养殖饮用水按照NY5027规定执行。
4.2预防性驱虫
4.2.1预防性驱虫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品种应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确定。
4.2.2在每年春、秋分别进行一次全群性的预防性驱虫,或者根据肉牛养殖阶段,在空怀期牛群、断奶后牛群、育肥前牛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4.3治疗性驱虫
当牛群中的一部分牛出现寄生虫病症状后,除对确诊已感染寄生虫病的牛对症治疗外,应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流行病学情况同时进行全群预防性驱虫。
4.4引进或调出牛只的处理
可选用0.1%~0.2%杀虫脒水溶液,或根据情况选用溴氢菊酯、杀灭菌酯、双甲脒或中药杀虫药。
5防治对象
体外寄生虫病及体内寄生虫病。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措施见附录A。
3
DB52/T1257.5—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A.1牛螨病
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牛体表或表皮内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A.1.1症状
发病初一般在头、颈毛少的部位发生不规则丘疹样变,巨痒,导致病牛不停摩擦患部,使患部脱毛、皮肤发炎形成痂垢。
A.1.2防治措施
A.1.2.1搞好牛舍卫生,牛舍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消毒;检查检查牛群健康情况,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外地购买的牛要先隔离饲养30天,观察无病后才并群饲养;螨病多发地区(养殖场)每年春末对牛进行药浴。
A.1.2.2已发病的牛治疗用0.005%溴氰菊酯的药液喷洒或涂擦牛患部;严重的用伊维菌素,0.2mg/kg体重,皮下注射一次,然后在7天后再注射一次。
A.2牛皮蝇蛆病
由牛皮蝇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