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57.3-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殖场档案管理.docx
ICS65.020.30B4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257.3—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第3部分养殖场档案管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uizhoubeefcattleproductionPart3:Farmfilemanagement
2017-12-08发布2018-05-0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2/T1257.3—2017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建档要求 1
3建档内容 1
4档案管理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种公牛卡片 3
附录B(规范性附录)种母牛卡片 4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个体鉴定记录表 5
附录D(规范性附录)良种肉用母牛系谱 6
附录E(规范性附录)本地牛杂交改良登记表(册) 8
II
DB52/T1257.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标准化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镜、何光中、孙元飞、李干洲、徐龙鑫、张麟。本标准为DB52/T1257-2017的第3部分。
1
DB52/T1257.3—2017
贵州肉牛生产技术规范第3部分养殖场档案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肉牛养殖场建档要求、建档内容、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贵州肉牛养殖场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和使用。
2建档要求
2.1贵州肉牛杂交改良、品种选育的单位,都应建立自己的育种档案室或专用档案柜。
2.2在选育区范围内应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2.3凡参与贵州肉牛杂交改良、选育专业养殖户饲养的各类育种群应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指导建立健全档案。
3建档内容
3.1牛群的生产记录,如初生、死淘、调运记录;外貌鉴定、体尺测定记录、称重记录、配种记录、产犊记录、耳号等原始记录以及汇总表,见附录D、附录E。
3.2饲养管理记录如饲料配方、饲喂方式、饮水、牛群调整、犊牛去势、修蹄、牛体刷拭等日常饲养管理记录。
3.3疫病防治记录、免疫记录、驱虫、疾病治疗记录。
3.4消毒及无害化记录,如日常消毒记录、无害化处理、重大疫病检测记录。
3.5种牛卡片及建卡所依据的有关资料
3.5.1种公牛卡片、种母牛卡片,见附录A和附录B。
3.5.2个体外貌鉴定表,见附录C。
3.5.3增重效果登记表。
3.5.4贵州肉牛繁殖记录表。
3.6其他资料
3.6.1与肉牛杂交改良、选育有关的会议文件及会议记录。
3.6.2与肉牛杂交改良、选育有关的试验方案设计、试验记录及试验总结报告。
3.6.3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及著作。
3.6.4项目申请的原始资料、执行情况、结题报告、项目获奖材料及获奖情况等。
3.6.5其他有关贵州肉牛杂交改良、选育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
DB52/T1257.3—2017
4档案管理
4.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养殖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保管、使用、销毁等实施细则及其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的职责。
4.2肉牛养殖档案资料应设专人专柜保存。
4.3参与肉牛杂交改良、选育工作的所有人员,形成的所有方案和相关材料,均归入档案室保管,个人不得长期占存,需用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
4.4档案资料要科学管理,要与肉牛良种登记系统结合,推行微机建档管理,建立各级档案管理网络,加强育种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4.5档案资料的保存期、失效和销毁。
3
DB52/T1257.3—20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种公牛卡片
表A.1种公牛卡片
牛号:
出生地点
出生日期
父(牛号)
母(牛号)
祖父
外祖父
鉴定年龄
鉴定年龄
牛号
牛号
体高
体高
体重
体重
体斜长
体斜长
等级
等级
胸围
胸围
祖母
外祖母
坐骨端宽
坐骨端宽
牛号
牛号
体重
7
体重
体重
体重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生产性能测定及鉴定成绩
年度
年龄
体重
体尺
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