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语音剖析.pptx

发布:2017-05-04约7.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 章 语音 一、什么是语音?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素?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2、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比如我们说“我上课”很自然地能辨别出这是由wǒ、shnàg、kè 这样三个音节构成的。 3、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比如音节“wǎ”,可以切分w为和o两个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普通话音素表 ;二、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1、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用就用希腊字母等补充。但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 3、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象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意义对立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 w,iou uei uen与辅音声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四、音高、音重、音质、音长(语音的四要素) 1、什么是音高?什么是音重?什么是音质?什么是音长?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音重是指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特色。???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音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音重不同,意义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汉语的“大意”一词,后一音节念去声,含义是“主要意思”。念轻声,含义是“疏忽、粗心”,又如英语单词concent,重音在第一音节,含义是“内容、容量”,重音在第二音节,含义是“满足、满意”,至于日常话语中通过重音的不同位置去表示特定含义,例子就更多了。;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清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人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听人说话能分清男女老幼,主要是靠音高决定的,男人声带是比较长而且厚,震动频率少,声音较低,妇女和小孩声带较短较薄,震动频率多,声音较高,这样就把男女或大人、小孩区别开来了。 5、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 不同音质的声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腔形状不同。不同音质的语音的形成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呼出气流是否受阻,在什么部位受阻,二是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三是声带振动与否。 五、发音 (一)发音器官 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2、口腔由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舌头和小舌组成。这些发音器官,有些如唇、舌头、软腭、小舌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如上唇、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4、“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舌头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其突出作用是通过它的活动,能与口腔许多部位构成阻碍,阻挡气流,改变口腔共鸣器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素来。例如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