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语音教程方案.ppt

发布:2017-01-07约9.91千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 音 位 音位的聚合 音位的组合 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交际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是语言符号的形式。 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研究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现象及其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研究某一具体语言的语音系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语音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异同。 同:都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异: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 (2)语音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社会属性; (3)其作用在于社会交际。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语音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具有社会属性。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但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语音自然属性的三个环节 三个环节 发音——传递——感知 三个属性 生理——物理—— 心理 三门分支 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 听觉语音学 初学者的基础:发音原理(发音语音学) 。语音学是口耳之学。多听,多模仿口形。 物理属性: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是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因此必然具有频率、振幅、强弱等凡是声音都具备的物理属性。 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频率和音高成正比: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音高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1.纯音:乐音和噪音 2.乐音:基音和陪音 3.音质决定于陪音 音调决定于基音 4.陪音:发音体和共鸣器 5.语音的发音体和共鸣器:声带;咽腔、鼻腔、口腔。 6说话的频率:基频F0和共振峰F1 F2 F3 基频决定音高;共振峰决定音质。 基音:基频—音高—声带振动-F0 陪音:共振峰—音质—共鸣器形状- F1 F2 F3 三 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1.浪纹仪 2.语图仪 3.计算机软件Praat 4.相位 5.频谱 6.强频区 (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 (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3)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四部分。 主动发音器官: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够活动的。 被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不能活动的。 我们说话时,常由主动发音器官向被动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1)动力源——肺和气管(呼吸器官) (2)发音体——喉头和声带(发声器官) (3)共鸣器——口腔和鼻腔(共鸣器官) 课堂分析题 分析下列现象的成因: 1.快嘴丫头 2.笨嘴笨舌 长舌妇 3.君子讷于言 4.伶牙俐齿 提示:从思维能力和发音器官2个方面分析 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为: (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2)语音的民族性 (3)语音的地域性 思考: 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ch和sh,而大部分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或者发音很费劲,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 二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一)什么是音素 1、定义: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 (1)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 (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long[?]) (3)一个字母多个音素(a→ei、?) 音素是如何归纳的? 语音学家分析比较了许多种语言以后概括出来的。 (二)音素的记录 1、音标: 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音位音标、汉语拼音、日本假名、汉语注音字母、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 狭义的音标指记录音素的书写符号→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分宽式音标和严式音标两种)。 2、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一套记音符号。 3、国际音标的特点: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作为基本符号制定的;国际音标需用方括号[ ] 加以标注,否则易同字母混淆。 (1)标音准确 (2)符号简单易学 (3)使用灵活 4、汉语拼音方案 三 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元音无,辅音有)→最主要区别 (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元音:各部位均衡;辅音:成阻部位紧张) (3)声带是否振动(元音:振动;辅音:不一定振动,声音不一定响亮) (4)气流的强弱(元音:弱;辅音:强) (5)能否自成音节(元音:自成音节;辅音:一般不能自成音节) 普通话共有10个元音: ɑ o e ê i u ü -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