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演练真题+领悟考向)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doc

发布:2017-06-02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1. 2014·海南单科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B.4∶4∶1 C.1∶2∶0 D.1∶2∶1 解析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1/3、Aa占2/3, 用棋盘法 : 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 A a A AA Aa a Aa aa 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故选B。 答案 B 2. 2015·全国卷,32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解析  1 由题干可知种群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个体,因此种群中A∶a比例是1∶1,产生的配子中A配子a配子=1∶1,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中基因型AA为×=、Aa为2××=、aa基因型为×=。A的基因频率为AA基因型频率+的Aa基因型频率=+×=2 该种群随机交配后,由于后代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AA基因型个体死亡。且Aa和a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2∶1,这时种群中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1/3、a2/3,依据遗传平衡定律,求得后代AA为1/9、Aa为4/9、aa为4/9,其中AA个体死亡,Aa和aa的比例为1∶1。 答案  1 1∶1 1∶2∶1 0.5  2 A基因纯合致死 1∶1 3. 2013·新课标全国,6 若用玉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 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 答案 A 4. 2015·安徽卷,31 Ⅰ.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F1。 1 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______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 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 3 B基因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_______或_______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 在火鸡 ZW型性别决定 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 注:WW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CC∶BbCLC∶BbCLCL=1∶2∶1,其中Bb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2;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2=6种,其中蓝羽BbCLC所占比例为×=。 2 由于CL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基因;由于CLC没有死亡,而CLCL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CL是隐性基因。 3 根据题意,由于缺失一个碱基对,为基因突变,从而引起mRNA相应位置出现终止密码,进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或者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 这种情况下,Z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可能会产生ZZ或WW型染色体组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