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doc

发布:2017-01-05约5.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的关键。但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不少老师还是讲的多,学生主动学的少,学习效率不高。“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学会合作探究学习。用先进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的关键。但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不少老师还是讲的多,学生主动学的少,学习效率不高。所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呢? 一、全面把握新教材、新特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全面把握新教材。新编思想品德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规定,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非智力因素的品德修养为主线,集学习品德和培养能力于一体,着重进行心理品质、道德情操、能力方法的教育和指导。这是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只有把三维教育目标融为一体,才会使自己的教学相得益彰。 二、教学相长,构建师生民主平等和谐关系 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评价。 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微笑的面容、关爱的目光、大方的仪表、得体的服饰,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悦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如在《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课中,一个学生倾诉说“其实有些时候,我心里也非常难受。就拿前几天发生的那件事来说吧,爸爸给我讲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讲了好几遍,我还是没有听懂。爸爸急了,大骂我笨。看到爸爸着急的样子,我哭了。妈妈看到我哭了,就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妈妈经常为我的事吵架。吵架时还说一些要离婚之类的话……”。这倾述中包含着这个学生的勇敢,也包含着她对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她勇敢地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将内心深处的心结打开,这是那种在知己深聊之后出现的心理感受。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在课堂讨论中,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可以是一个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师生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以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还可以是一次真诚的表扬和中肯的批评,甚至有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让学生多思。 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让学生多说。 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甚至举办辩论赛,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讲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课时,可以以“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的侵害时,我们该不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为题,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激烈的辩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很好的发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潜力,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第三,让学生多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