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纪念白求恩
新课导入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8年到中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他就是——
学习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学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的运用;01:厘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02:03:
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创作背景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8年,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工作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时被细菌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其题写了挽词,并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重难字词派遣()热忱()拈轻怕重()纯粹()精益求精()殉职()狭隘()晋察冀()鄙薄()qiǎncuìchénàiniānxùnyìjìbǐbó
词语解释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初读感知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3)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第二部分(4)表达对白求恩的悼念之情,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再次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
文本研读勾画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并回答:这一节赞扬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
文本研读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文本研读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人民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文本研读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文本研读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文本研读四个段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核心1.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并列分总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文本研读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极端负责任极端的热忱精益求精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文本研读表达效果: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文本研读夹叙夹议是本文一大特点,请找出其他各段记叙和议论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说说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文本研读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议论叙议叙议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