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案1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辽阔的疆域”,这是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一节的内容,涉及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七年级地理课程中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中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我国辽阔疆域的直观认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填图练习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省级行政区划的记忆。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主探索我国的疆域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我国辽阔疆域的直观认识,提高他们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方法,探讨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
3.增强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教授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主探索我国的疆域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填图练习等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点: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掌握我国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
(2)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特点: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了解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轮廓特点和简称。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操作,学会运用GIS软件分析我国疆域特点。
2.教学难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理解经纬网的概念,学会利用经纬网判断我国的地理位置。
(2)省级行政区划的记忆:由于省级行政区划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3)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较为陌生,需要教授学生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4)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针对以上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地图、图片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直观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分组讨论、填图练习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划等知识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准备了一系列的辅助材料,包括我国地图、省级行政区划图、经纬网图等。此外,还准备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如我国地理位置的介绍、省级行政区划的介绍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因此需要准备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QGIS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同时,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4.教室布置: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将教室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为每个区域配备必要的桌椅、电脑等设备,并确保网络畅通,以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此外,还需要准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以便于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源,同时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
为了确保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还需要对资源进行充分的测试和演练,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辽阔的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疆域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我国疆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