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络互动管理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9-01-14约3.2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网络互动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拓展课,江苏开大自开选修。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主要任务是介绍网络互动这一全新概念及各种网络互动的方式与意义,力求介绍常用网络互动方式的具体组织、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运用“互动”方式,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效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理论部分包括用户体验(网络互动设计的坐标)和认识用户(网络互动的主体),从用户的需求角度来理解并设计网络互动。实训部分包括关注用户体验的互动设计、用户体验要素的设计及互动设计的方法和流程,通过对用户体验的了解,设计出合理实用的网络互动产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用户体验与网络互动设计的关系,掌握网络互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编辑与加工》等基础课程。 三、课程基本特点 《网络互动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自主在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网络互动管理的理论精髓。在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后,重点还是要进行实践操作和管理,如参与网络调查和网络论坛管理等,在实践中加深对网络互动意义的理解,提高网络互动管理能力。 四、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用户体验在网络互动设计中的地位和意义、关注用户体验的互动设计、用户体验要素的互动设计、互动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等。掌握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互动设计方法。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总学时数为72学时,学分数为4分,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媒体设计说明与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和网络资源由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统一提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主要从用户体验和网络互动设计两个层面去进行教学和研究,有关知识和内容比较新颖,尚在探索创新过程之中。本课程选择了《网络用户体验及互动设计》作为文字教材,只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探讨网络互动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至于其它的有关知识,还需要广大学员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去搜集、查找和整理。希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高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络资源媒体可以汇集有关教学文件为学生查询提供方便,还可以进行远程交互答疑活动,便于师生定期或随时开展教学交流。 面授课程能够由面授教师系统地讲授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进度,检查学习效果,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建议 《网络互动管理》课程内容宽泛且综合实践性强,其理论内容需要结合实践加以理解和掌握,所以要求教师注意运用来自于实践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则切忌似是而非地不求甚解,应主动利用工作和其他机会,结合实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本课程共5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实践作业,作业要求学员结合书本的理论及网络的搜素,每章都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员自己去搜索资料,解决问题。 四、考核 本课程考核按该课程考核说明执行。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章 用户体验——网络互动设计的坐标 一、 教学内容   1. 1 网络时代的互动设计    1. 2 网络互动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二、教学要求 了解网络互动的发展、特点、界定和设计; 了解用户体验的概念和要素; 理解用户体验和互动设计的关系; 完成第1章实践作业并提交纸质作业; 第2章 认识用户——网络互动的主体 一、 教学内容   2. 1 用户的感官特征    2. 2 用户的心理表征    2. 3 用户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要求 了解用户的感官特征; 了解用户的认知心理和网络心理; 了解用户的年龄差异、文化差异、生理及心理差异; 完成第2章实践作业并提交纸质作业; 第3章 关注用户体验的互动设计 一、 教学内容   3. 1 可用性设计    3. 2 体验性设计    3. 3用户体验差异设计  二、教学要求 了解可用性设计的概念、原则及测试方法; 了解各种体验性设计,包括心流设计、沉浸感设计、情感化设计和美感设计; 了解用户体验的差异设计,如可访问性设计、文化差异设计及经验水平差异设计‘ 完成第3章实践作业并提交纸质作业; 第4章 用户体验要素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   4. 1信息架构    4. 2 导航设计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