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教学大纲.pdf
《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网络技术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开课院系: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本科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总学时:
学分:6学分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
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
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全
面、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分类,OSI/ISO模型、TC/IP模型,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IP网络技术,
Internet网络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知识以及Windows2000server组网技
术等,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了解网络新
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本课程学习,还将培养学生具备局域网组网与管理能力,
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理论和技能训练课的学习,使毕
业生具备基本的网络基本知识,具有组网的基本技能,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
配置、调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
网络应用的配置等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目的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熟悉计算机网络的
组成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内
容。
二、讲授内容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三、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
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目的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熟悉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各
层的功能,熟悉TCP/IP体系结构。
二、讲授内容
2.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2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3TCP/IP模型
2.4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三、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
第3章物理层
一、目的要求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传输介质、多路复用技术以及常用的物
理层协议以及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等内容。
二、讲授内容
3.1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2传输介质
3.3常见的物理层标准
3.4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三、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
第4章数据链路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掌握差错控制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数据链路
层的设备与组件;理解常用的成帧方式,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和原理,理解HDLC
协议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内容
4.1数据链路层功能
4.2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4.3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4.4点对点协议(PPP)
4.5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三、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
第5章局域网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掌握以太网技术;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功能,
理解IEEE802标准,理解两类介质访问控制的原理,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
理和基本的组网方式;了解令牌环网、FDDI技术,了解VLAN的概念与实现方
式。了解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二、讲授内容
5.1局域网概述
5.2IEEE802标准
5.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4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