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众传播学-1课件.ppt

发布:2017-08-10约2.61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众传播学 教 材: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个人简介;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一版;教学参考书(推荐必读);二、关于大众传播学; (1)历史学视角 大众传播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 人类传播活动的四大发展阶段:;(2)社会学的视角 人类社会的三大形态: 大众传播的兴起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 。 ;大众传播学的三大理论来源:; 大众传播学五大先驱:;大众传播学的教学目的、任务:;大众传播学的教学要求:;大众传播学的教学方法:;6、推荐网站: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传播学论坛: 传媒学术网: ;第二节 大众传播学的理论溯源;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论:;库利的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理论:;帕克的论著:;米德主要学术思想概述:;2、欧洲源流;二、精神交往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观;1、交往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与经验学派区别:;2、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①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制约作用;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①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②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第三节 大众传播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沃尔特·李普曼;拟态环境:;刻板成见:;(1)简介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是美国现代科学的倡始人之一。他是一位开宗立派的政治学家,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推动了政治学的科学化。;谁 ——传播主体 控制分析(control analysis) Who 说什么 ——传播内容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传播媒介 媒介分析(media analysis) In which channel 向谁说 ——传播对象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 To whom 反馈 ——传播效果 效果分析(effect analysis) With what effect;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Paul F.Lazarsfeld, 1901—1976;库尔特.卢因 Kurt Lewin,1890-1947;卡尔·霍夫兰 Carl Iver Hovland,1912-1961;二、创立阶段 ;威尔伯·L·施拉姆 Wilbur Lang Schramm,1907-1987;(1)信息论与传播学;(2)控制论与传播学;(3)系统论与传播学;3、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 ;三、发展阶段;(1)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 ;(2)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1)产生分歧的原因 ①地域差别:科学、实践VS人文理想 ②理论渊源:实用主义哲学VS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1)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姆、马尔库塞、阿多诺 (2)政治经济学派 G·默多克和P·格尔丁 (3)“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伯明翰学派 S·霍尔和D·莫利 (4)意识形态“霸权” (hegemony)理论 (5)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第四节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研究的起点——1978年 1978年7月,《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1978年10月,内川芳美访华 2、施拉姆访华(1982年4-5月)——直接带动了中国传播学的研究 1983年,《传播学简介》——第一本国人关于传播学的书 3、曲折的研究进程 1984年,施拉姆、波特所著的《传播学概论》 在国内出版; 1988年,戴元光、邵培仁、龚炜合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出版——第一本国人的传播学著作; 1993年,陈力丹著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出版——从传播学的角度把马克思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政治领袖的学术成果 ; 1997年,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出版——国人试图让传播学本土化的一次尝试。 ;1、传播学译著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