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播学8大众社会 传播学教程 教学课件.ppt

发布:2018-01-23约2.2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大众文化评价的若干观点 1、大众文化是唯一一种因技术而生、为技术而生的文化。 2、人创造了机器,赋予其一切优点。但在机器面前自愧不如(电脑)。国际象棋人机大战仅是为了维护人类的面子。 3、技术使得一切容易实现(人类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他的实现?如克隆人),技术已取代宗教和神话而成了人造的上帝。技术取代了人类生存目的,无异于在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实施节育手术。文明为什么没让人类感到幸福?(弗洛伊德) 4、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动机”,不过,技术无法解释人类的直觉、情绪、艺术和审美。 5、当代文化实质就是媒介文化。媒介是技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直 接体现。媒介控制人类的独立思考。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不是大 众创造的,而是(通过物质诱惑、精神放纵)欺骗和操纵大众的。是一 种极权文化。文化工业就是让大众放弃思想,任意摆布。 6、对于大众而言,真理就是不断看到和读到的信息。谎言重复千遍就 会变成真理。过去是不敢自由思考,现在是不能自由思考。钱钟书的民 观。 7、 卢梭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文明是对人的压抑。(儒家文明存 天理灭人欲,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科、理工科,麻 省)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通常意义的文明进步仅指技术和科学提 高,而非道德上的提高。与石器时代相比差不多。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特 别新儒家对中华文明引为自豪的。 8、人类理性靠禁欲(不自由)来实现,压制的欲望往往通过幻想获得 满足,大众文化正是幻想的实现。但技术时代人类的欲望逐渐被现代文 明工具理性所控制。 9、大众文化是一种一满足为需要而需要的虚拟幻想为目的,造梦与圆 梦的文化。 10、大众文化的最大特征:无差异、无区别、无对立、无界限、无悬 殊。为人类建构了一种全新的体现人类共同审美追求、共同文化趣味。 11、《廊桥遗梦》男主人公:“我照相不是按照原样拍摄,我总是把他 们某种反映我个人意识和精神的东西。我没法从形象中找到诗。杂志有 他自己的风格和要求,我并不总是同意编辑的口味,事实上我不同意的 时候居多。这是我的烦恼之处。。。人总是跟市场打交道,而市场—大 众市场—是按平均口味设计的。” 如《凤凰琴》、《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的改编 《陈真》最后归属的不朽 12、大众文化产品不是为了满足公众趣味,而是为了开 发公众需要。 13、传统文化是按社会阶层分类的,大众文化不是。如 电视节目制作依据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根据其阶级属 性。 14、大众文化分类: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分类所导致的 必然是不同的趣味,但大众文化尽管分类不同,但是其中的 趣味却仍旧是共同的。 15、当今的大众文化则是自下而上的文化扩张。通俗文 化(民间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大众是特定的工业 社会的产物;它是自发的,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 事”,而大众文化则是制作的;它的创造与接受是同一的,而大众文化的制作与接受是分离的(制作者的目的只是 为了交换)。而且,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对立 关系,而是融合关系,但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却是完全对 立的。 16、通俗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归属。大众文化强调的则是一种对于虚拟需要的消费。 17、大众文化的存在是合理的,与当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家庭体制、教育体制完全吻合。 18、科学进步同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模糊了阶级界限。人人可以分享现代生活,似乎平等。物质丰富使人们一切为商品而生活。没有阶级反抗的意识。 19、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可以共存,雅俗共赏,实现双赢。商业艺术的革新很多来自毕加索发明的形式。 20、大众文化的产品是商品,其价格不能决定其价值。大众文化关心的是作品的经济效率和排行榜、上座率。而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批判功能。 21、文化工业只承认利益,破坏艺术作品的反叛性。仅提供娱乐和休闲的消费。 22、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货币,表征统治的力量,暗示受众的顺从和被动;文化经济流通的是意义(通过消费产生,因而又决定意义即符号的权力)和快感,展示受众的信息解(符)码(主导、协商、对抗)差异。 * 大众社会 指的是个人与周围社会秩序的关系。 心理上,个人处于与他人隔绝的疏离状态; 人们的相互交往中非亲身性(Impersonality)盛行; 个人较自由,不受非正式社会义务的束缚。 布鲁姆与塞尔兹尼克: “现代社会由大众组成,其意义是‘出现了大量隔绝疏远的个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方式相互依赖,但缺少中心统一的价值观和目的。’传统联系的消弱,理性的增长以及分工制造了由松散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一词的含义更接近一个聚合体,而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群体。” 大众“是同质性极高之人群的集合体” 。 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