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艺术和人文教学计画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上藝術與人文教學計畫表 單元編號1單元名稱我的新發現讓想法起飛1. 我的新發現設計者溫麗珍適用年級五年級教學時間8/27-9/2教學目標1.能欣賞與描述藝術作品的表現特色、材料、形式……。2.能了解作者創作的風格及背景,指出創作中解構重組的趣味性概念。3.能從日常生活當中體驗視覺經驗的新發現。4.能運用輕聲唱法演唱Do Re Mi之歌。5.能發現歌曲中的新元素(臨時記號)。教學活動時間備註我的新發現(一)觀察與討論:(1) 仔細觀察天空中的雲彩變化,或桌面上的水漬所形成的不規則形狀,發現有趣的造形。(2) 從一些運用日常生活事物(物品、歌曲、肢體)重新做造形的排列組合後,產生不同的功能與用途的實際例子,領略解構與重組的變化與效果。(3) 以開罐器的各種角度的造形來做聯想練習,嘗試從中發現事物的可變與可塑性,以及其他的新意象。(二)分享與討論:(1)分享實際生活上的變化帶給自己的新感受。(例如:書桌前的一盆植物,你習慣它葉落葉綠,忽然有一天,它竟然開花了……)(2)發表自己對事物造形的聯想發現。驚異大奇航(一)百變藝術品:(1)播放與展示拼貼、挪用或組合的綜合媒材藝術作品,欣賞藝術家們的創意和特殊藝術表現手法。(2)逐一討論每件作品的使用材料、形式,以及當中所改變事物原有意義的意念。循線追蹤(一)欣賞歌曲〈Do Re Mi之歌〉:1.教師播放歌曲CD或彈奏歌曲讓學生聆賞。2.歌曲簡介: 3.請學生以指譜方式跟著曲調哼唱曲譜,並說出對此曲的感受或歌曲曲調中新的音樂元素。(二)節奏練習:1.找出此曲的節奏型並拍拍看。2.配合節奏,以輕聲方式來朗讀歌詞。(三)呼吸與發聲練習:1.練習腹式呼吸。2.運用輕聲歌唱法來發聲(四)曲譜教唱:1.讀譜練習,並將未曾學過的地方圈起來。2.跟著歌曲CD或教師伴奏來視唱曲譜。3.分組輪唱:每一組輪唱一個樂句。4.背唱曲譜。5.課後蒐集未曾學過的音樂元素資料。(五)音樂欣賞:1.教師播放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片段,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介紹停留記號 3.教師彈奏課本譜例,第一次照原譜例彈奏,第二次將Mi音還原,請學生聆聽後說出其中的差異。(六)認識臨時記號:1.請學生發表有關升記號、降記號、本位記號的資料。2.展示降記號的閃示卡,並介紹名稱。3.演唱〈國歌〉片段,展示升記號和還原(本位)記號閃示卡,並請學生說出名稱(四年級已教升記號)。4.教授三種臨時符號的寫法。5.教授停留記號。(七)聽聽看、唱唱看:1.聽、唱練習: 2.吹吹看:(1) 直笛新音練習:Si音,指法為【0134】。(2) 熟練後可習奏課本附錄之練習曲與演奏曲。3.分組競賽:(八)教唱歌曲〈Do Re Mi之歌〉:1.欣賞歌曲:2.歌詞教唱:三節第二節教師準備:1.日常用品若干件。2.幻燈機或教材提示機。3.藝術作品幻燈片或圖片。4.閃示卡(Fa#、Si、本位 Fa)5.歌曲CD6.發聲練習卡。學生準備:1.16K圖畫紙。2.繪筆。3.事先蒐集報章雜誌、廣告網路上、自己拍攝或帶來生活當中以重新定義事物意義為概念製作的圖像或景物。4.直笛。五上藝術與人文教學計畫表 單元編號2單元名稱讓想法起飛 1. 我的新發現設計者溫麗珍適用年級五年級教學時間9/3-9/9教學目標1.能認識臨時記號並說出其名稱。2.能正確吹奏出直笛降Si 音。3.能運用聽音、唱譜、吹直笛等方法,學會Fa、升Fa、Si、降Si 的音高。4.能準確演唱歌曲Do Re Mi之歌。5.能運用生活物品,創造不同的表演方式。6.能了解表演是一種替代性的活動,舞台上的任何東西都能用表演來替代。7.能透過探險故事的道具,培養敏銳的知覺和豐富的感受性,並理解探險不是冒險的道理。教學活動時間備註循線追蹤(一)欣賞歌曲〈Do Re Mi之歌〉:1.教師播放歌曲CD或彈奏歌曲讓學生聆賞。2.歌曲簡介3.請學生以指譜方式跟著曲調哼唱曲譜,並說出對此曲的感受或歌曲曲調中新的音樂元素。(二)節奏練習:1.找出此曲的節奏型並拍拍看。2.配合節奏,以輕聲方式來朗讀歌詞。(三)呼吸與發聲練習:(四)曲譜教唱:(五)音樂欣賞:1.教師播放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片段,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介紹停留記號3.教師彈奏課本譜例,第一次照原譜例彈奏,第二次將Mi音還原,請學生聆聽後說出其中的差異。(六)認識臨時記號:(七)聽聽看、唱唱看:1.聽、唱練習: 2.吹吹看:(1) 直笛新音練習:Si音,指法為【0134】。(2) 熟練後可習奏課本附錄之練習曲與演奏曲。3.分組競賽:(1) 分組並記錄得分。(2) 聽教師的琴聲後,舉手最快的,依指定方式(聽、唱、吹)回答。(3) 給予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