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兴会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古代诗学“兴会”论
【诗学研究】
中国古代诗学“兴会”论
邓新华
(三峡大学 文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关键词〕兴会; 灵感; 创作心理; 中国古代诗学
〔摘 要〕“兴会”是我国古代诗学中表示灵感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兴会”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反映了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兴会”理论
蕴涵着极有价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中灵感现
象的本质与特征, 进而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的心理规律,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中图分类号〕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 1- 6 198 2004 06- 0 14 1- 06
I A
“兴会”是我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 现象的本质与特征, 进而认识和把握文学
概念,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 创作的心理规律,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主体之情与客观外在之境的触遇而产生 魏晋南北朝是“兴会”概念的形成期,
的一种美感冲动特别强烈、审美想象格外 此期的文论家开始对“兴会”的特征、功用
丰富、艺术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心 及来源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理现象。文艺家在创作活动中经常遇见的 “兴会”作为纯粹的诗学概念, 最早见
这种心理现象近似于我们今天讲的创作灵 于沈约的《宋书 ·谢灵运传论》: “爰逮宋
感。在我国古代诗学中, 表示创作灵感的概 氏, 颜、谢腾声, 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
念有很多, 如“兴会”、“天机”、“应感之会”、 裁明密, 并方轨前秀, 垂范后昆。”李善注:
“神来”、“顿悟”等等, 由于“兴会”这一概念 “兴会, 情兴所会也。”后来颜之推《颜氏家
使用较为广泛, 且较为深刻地揭示出灵感 训 ·文章》篇亦云: “文章之体, 标举兴会,
这种现象的心理学实质, 所以能够得到历 发引性灵。”由沈约等人的话语可知, 早期
代文艺家的普遍认同, 并成为中国古代诗 的“兴会”概念主要是指文艺家的主体心
学中表示灵感现象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理论 灵、情绪与客观自然之境的遇合、感应而产
概念。从总体上看, “兴会”理论的形成和发 生的强烈的情感冲动以及文艺家在此种心
展, 反映了我们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 境中对 自然山水和宇宙人生的深刻体验和
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 因此认 把握, 这里似乎还没有涉及文学创作中的
真研究“兴会”这一概念发展演变的历史, 特殊心理现象——灵感现象。
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中灵感 此期在我国诗学史上首次赋予“兴会”
〔收稿 日期〕2004- 04- 12
( )
〔作者简介〕邓新华 1953- , 男, 湖北宜昌人,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
研究。
— 14 1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