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5∕T 869-2019 河田鸡 品种标准规范.docx

发布:2025-04-04约3.4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B43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869—2019代替DB35/T869—2008

河田鸡品种

Hetianchicken—Breed

2019-09-11发布2019-12-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869—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产地与分布 1

4特征特性 1

5种鸡评定 2

6种蛋、种苗、种鸡出场要求 2

DB35/T869—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869—2008《长汀河田鸡品种》,与DB35/T869—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河田鸡品种”;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DB35/T870—2008《长汀河田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8年版第2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NY/T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见第2章);

——修改了公鸡育肥的规定(见4.2.3,2008年版4.2.3);

——修改了对种鸡评定的规定(见第5章,2008年版第5章);

——修改了对种蛋、种苗、种鸡的规定(见第6章,2008年版第6章)。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汀县农业农村局、长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长汀县河田鸡保种场、长汀县质量计量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贵明、邱其华、杨树金、廖鹏程、刘庆长、陈椿水、杨武、罗高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117.2—2001;

——DB35/T869—2008。

DB35/T869—2019

1

河田鸡品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田鸡品种的产地与分布,特征特性,种鸡评定,种蛋、种苗、种鸡出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田鸡品种的鉴别和种蛋、种苗、种鸡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3产地与分布

河田鸡原产于长汀县河田镇,中心产区在长汀县河田镇及周边的策武、南山、濯田、大同、四都、古城等十七个乡镇,分布于上杭县南阳镇、连城县宣和乡、武平县湘店乡等乡镇。

4特征特性

4.1外貌特征

4.1.1雏鸡

绒羽黄色,喙、胫黄色,单冠,冠叶后部呈叉状。

4.1.2成年公鸡

主翼羽黑色,有浅黄色镶边,副翼羽红棕色,尾羽和镰羽黑色有光泽,但不发达。头部及颈部羽毛棕黄色,背、胸、腹部淡黄色。直立单片冠,冠后端分裂成叉状冠齿,即“三叉冠”,也称“角冠”。颜面红色,肉髯大而下垂,色鲜红,耳叶椭圆形,鲜红色,耳有黄毛覆盖。虹彩为橘红色;喙短略弯曲,尖端黄色,基部棕黄色;胫黄色无胫羽,四趾;皮肤呈黄色;体短而深、胸宽背阔,呈肉用型体态。

4.1.3成年母鸡

颈羽黄色覆有黑色斑点,在颈部形成环状黑圈,主翼羽和尾羽黑色,其余部位羽毛均黄色。冠形与公鸡相似,但较小。耳椭圆形,有淡黄或近灰白色小毛覆盖,胫黄无胫羽覆盖;耳叶、肉髯等红色,形似公鸡,但较小;眼、喙、皮、肉等与公鸡同。胫黄无胫羽,四趾。具有典型肉鸡体态。

4.2生产性能

4.2.1成年公、母鸡体尺

成年公、母鸡体尺见表1。

2

DB35/T869—2019

表1成年公、母鸡体尺

性别

体斜长

cm

龙骨长

cm

胸深

cm

胸宽

cm

胸角

°

骨盆宽

cm

胫长

cm

胫围

cm

20.5~24.5

9.5~12.5

10.0~12.0

7.0~9.6

59.0~72.0

8.0~10.0

9.2~12.0

4.0~5.8

19.5~23.0

8.3~10.5

8.0~10.5

5.5~8.3

58.0~74.0

8.0~11.0

7.5~9.5

3.5~4.5

4.2.2生长性能

河田鸡阶段体重见表2。

表2河田鸡阶段体重单位为克

性别

初生

4周龄

8周龄

13周龄

17周龄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