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异同;了解投资性支出包含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取向;对财政投融资体制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政府投资的范围与特点;发展农业的投资 教学难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财政投融资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内需);出口(外需)。 (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乘数-加速原理。 (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 /jdgz/2010GDP.html 二、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作用和标准 (一)特点 1、私人投资的特点:以微观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多投资短、平、快项目;不可能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2、政府投资的特点:以宏观效益为目的,可投资于不盈利或低利的项目;财力多半无偿,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二)范围 1、安全战略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包括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战略物质储备系统、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投资。如航空、航天、卫星、核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生物、新材料、海洋开发等领域。政府投资 2、公益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 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行政、环保、生态等领域的投资。政府投资 3、基础性投资(低盈利性投资): 包括农业、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原材料、供水、供电等的投资。特别是非国有资本无力或不愿进入的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为主,引导私人参与 4、竞争性投资(盈利性投资): 包括竞争性支柱产业、命脉产业、 规模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如:金融、保险、国际贸易、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私人投资为主,政府选择参与 (三)作用 1、调节社会投资总量; 2、调节社会投资结构。 自身投资+诱导投资 /zt/2010/zrgdp/index.htm (四)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资本密集) 3、就业创造标准:就业最大化(劳动密集)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容 是指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经济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 各类交通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机场、航道、码头等),水利设施、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如水电气供给系统、排污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 (二)属性和特点 1、基础性:“共同生产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 2、准公共产品性: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共同生产条件)。 3、自然垄断性: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非常大,变动成本小,生产的边际成本递减。 4、地域性:其服务范围也不可能覆盖全国。 (三)基础设施的作用 1、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 2、减轻贫穷,促进公平; 3、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手段。 (四)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基础、上游产业部门、社会先行资本 1、欧美国家: 增加一般产业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2、日韩: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一般产业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一)基础设施供给的政策选择 基础设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投资回收慢,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介入,因此只能依靠财政提供资金。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它的私人部门往往不够强大,无力进行投资,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更应由政府投资。 (二)基础设施提供方式 (三)基础设施的具体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三峡工程、核电站、市政建设)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地方性公路、桥梁)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 2001年法图昭和水务公司与奉贤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作的昭和自来水公司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道路、港口、中小型机场) 5、BOT投资方式(电站、高速公路) 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即由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投资联合体以BOT形式投资建设并专营20年 6、TOT投资方式 2004 年安徽国祯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斥资 1.6 亿元,以 TOT 方式购买了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徐州污水处理厂30年的经营权 7、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式 “公共民营合作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