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发布:2024-12-12约4.0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临安春雨初霁》古诗词诵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二(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唐代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通过对诗词的诵读、解析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与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使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运用古汉语表情达意的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学生通过诗词解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使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激发创造性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临安春雨初霁》的诗意和情感:让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春雨初霁的景象,以及诗人陆游借此表达的情感,如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细节: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理解诗词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识别并掌握诗中的对仗、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细节:例如,分析“小楼”与“深巷”的对仗,以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拟人手法,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精炼与美感。

2.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心境:由于学生可能对南宋历史和陆游的生平了解不多,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境可能存在难度。

-细节:通过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掌握古汉语的用法和词义:古诗词中的词汇和句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细节:例如,解释“杏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闲敲”和“落灯花”等古汉语词汇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法与讨论法,先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临安春雨初霁》的诗意和情感,再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挖掘诗中的文化意蕴。

2.教学活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诗人陆游及其时代的人物,进行情境对话,以此促进学生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3.教学媒体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临安春雨初霁》的图片和朗读录音,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中的意境,同时通过板书重点词汇和诗句,加强记忆。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临安春雨初霁》的预习资料,包括诗歌原文、背景资料和思考问题。

-设计预习问题:如“诗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是如何表现诗人情感的?”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反馈的预习笔记和思考问题的回答,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诗歌和背景资料,初步理解诗意。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问题的答案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资料共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雨初霁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组织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何表现情感。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听讲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知识点和难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合作学习法: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诗歌相关的作业,如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古诗词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深入学习古诗词。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心得。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诗歌的深层情感和修辞手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拓展,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