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阅读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发布:2025-03-18约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阅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阅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材分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两篇古诗词,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这两篇诗歌分别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山水田园之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对诗歌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的感知与理解。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对《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的对比分析,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诗词,对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意象等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样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诗歌,学生的理解可能较为浅显,对诗人的情感、思想及创作背景的把握尚需提升。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抱有浓厚兴趣,乐于探索;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觉得古诗词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情感分析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依赖教师引导的,也有倾向于自主探究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诗中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的不熟悉,导致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障碍;二是诗歌语言表达较为含蓄,学生难以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三是对比阅读时,难以找到两篇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

2.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感悟,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深入体验。

3.实施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两首诗歌,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原文、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运用PPT进行诗歌意境分析,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3.结合网络资源,开展在线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与古代战争或山水风景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诗词,并提问:“同学们,在古人的诗词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描写?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随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1)诗歌背景介绍

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等,帮助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情感。

(2)诗歌内容分析

a.朗读《书愤》,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b.讲解《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3)对比阅读

a.指导学生找出两首诗歌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题材、情感、意象等。

b.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歌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如用典、比兴等。

(4)讨论与分享

a.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b.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将《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关键词句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2)对比两首诗歌,写出各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阅读和思考。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1)课后阅读《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的全文,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2)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中某一诗句的感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诗歌作者背景资料:提供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和影响。

-历史背景知识:介绍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的文学创作特点。

-诗歌相关文献:搜集与《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相关的评论文章、研究论文,以及不同版本的诗文注释。

2.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