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外部性理论.ppt

发布:2015-09-07约2.65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定义 1.1 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俱乐部产品: ——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在一定的消费量约束之内许多人共同消费,增加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质量;但当消费者人数超过了一定的规模就会发生拥挤。 ——可排斥性 1.2 具有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拥挤的城市街道 1.3 具有外部性的产品 1.3.1 负外部性(外部成本) 1.3.2 正外部性(外部效益) 2.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以桥梁为例 2.1 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益 = AOB - C1- C2 –收费的效率损失 2.2 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益 = AOB – C1 – 收税成本 – 税收的效率损失 P 最大容量 A C2 D C1 O E B Q 2.3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选择 判断社会净收益的大小: 公共提供 市场提供 ①—桥梁成本 —桥梁成本 ②—收税成本 —收费成本 ③—收税的效率损失 —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税成本取决于税制的复杂程度。 税收的效率损失取决于税收政策的扭曲性和中性程度。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主要考虑收费成本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费成本主要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 收费的效率损失主要取决于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越大,效率损失越大。 结论:收费难度越大、需求弹性越大,越适合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 3.负外部性(外部成本)分析 3.1 负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以排放污染为例) P 社会边际成本 内部边际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 O Q* Q1 Q ——阴影部分为效率损失 3.2 市场化的解决办法 3.2.1 合并(企业一体化) 问题:P79 3.2.2 科斯定理 P77-79 ——只要界定产权,就可以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处理外部性问题,无须政府干预。 问题: 适用情况: 3.3 政府干预的办法 3.3.1 庇古税 P 税后内部边际成本 税前内部边际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 O Q* Q1 Q ——阴影部分为税收量。 3.3.2 庇古补贴 P O Q* Q1 Q ——阴影部分为补贴量 问题: 3.3.3 数量管制(规制) ——规定企业的产量,使产量保持在一个符合效率的水平上。 问题: (1)政府要为每一个企业规定各自的限量 。 (2)并没有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仍然由社会承担企业的成本。 3.3.4 污染权拍卖 P 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