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外部性理论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案
课次2课时3课 型
(请打√)理论课 eq \o\ac(□,√)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3.1外部性概念及分类;3.2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3.3外部性和产权;3.4外部性对策与纠正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外部性、掌握外部性类型、产权、科斯定律等基本概念;掌握纠正外部性对策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科斯定理和庇古手段、“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
难点:运用科斯定理解决环境资源配置案列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揭示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同时又解决环境外部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框架。
第一节 外部性概念及分类
一、外部性概念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很多,但相关经济学文献至今仍未对其得出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结论。我国学者马中定义外部性为:“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
简单地说,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厉害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外部性特征
外部性有4个基本特征
(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即外部性的影响不属于买卖关系范畴,它仅指那些不需要支付货币的收益或损失。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且具有伴随性。
(3)外部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
(4)外部性难以完全消除。
外部性的测度
一般用收益或费用来测度环境外部性。其中,成本和费用指标如下:
外部费用。某一种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活动,带给他人无法得到补偿的损失或额外费用。
私人费用:通过市场表现并反映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之中的真正发生支付的费用。
社会费用:某项经济活动使社会真正承担的全部费用,包括私人费用和外部费用。
环境费用:为维护环境质量而支付的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造成的社会损害费用的总和。
边际费用:增加单位物品或服务的产出时所追加的费用。
边际私人成本:企业增加某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需要的私人费用。
边际社会成本:整个社会因单个企业(或消费者)新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或消费)所承担的成本,包括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
外部性的类型
1、根据外部性影响结果,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对外界造成好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如植树造林、治理大气污染、教育等活动均能产生外部经济性。
对外部造成坏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如向环境排放污水、乱采滥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等活动均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性。
2、根据外部性影响的产生者,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称为生产外部性,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称为消费外部性,如在公共场所吸烟、城市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均会产生消费外部性。
3、将这两种分类结合起来,外部性可以进一步分为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如果外部性的成本转嫁涉及多代,则可称这种外部性为代际外部性。代际外部性也可以分为代际外部经济性和代际外部不经济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式开发活动属于代际外部经济性;“涸泽而渔”式的急功近利的开发活动则属于外部不经济性。
第二节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大小可用社会成本或效益与私人成本或效益的差值来表征,因此外部性可以用下列公式计量。
边际外部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边际外部效益=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私人效益
第三节 外部性和产权
产权不清楚是外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科斯定理认为,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都将产生最优结果。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能够通过明确财产所有权解决外部性问题。产权理论认为,如果环境资源的产权能够清楚界定,市场机制就能够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产权的概念
产权就是财产权,产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产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使用资源资源的规则,这种规则依靠法律、习俗、道德来维护,产权具有强制性、排他性。
(2)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和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3)产权是行为权利。
二、产权的分类
戴尔斯将产权分为以下四类:
1.排他性产权
2.身份或功能性所有权,例如驾驶出租车的执照、营运证、肖像权、署名权等。
3.使用公共服务的权利
4.公共资源,例如,对空气、土地等资源,实际上不享有财产权,
三、科斯定律
兰德尔认为完全的财产权具有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