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配理论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臧武芳 目 录 引言 绪论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第六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第五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分配理论 第一节 边际生产力论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第三节 工资理论 第四节 利息理论 第五节 地租理论 第六节 利润理论 第七节 收入再分配 经济社会由最终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两大市场构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不同类型 市场上最终产品的价格与产量如何决定的问题, 即怎样生产产品的问题,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和 销售价格。这是生产理论或叫价值理论。 本章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 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这涉及到 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雇用)量。而生产要素 的使用量和它们的价格,代表着生产要素所有 者的收入。所以,这一章所要研究的是分配理 论或叫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从根本上讲,微观经济学就是由价值 理论(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组成的,价值 理论与分配理论合起来称为价格理论。就 是说,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资源合理配置 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各种产品的价格(和 相应的产出量)以及产出这些产品的各种要 素的价格(和相应的要素使用量)是怎样决 定的。 第一节 边际生产力论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二、边际收益产量和平均收益产量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是指追 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或减少的产品 数量,也就是最后一单位生产要素带来的产量。 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只有 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时,随着这种可变 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其边际生产力最初上 升,超过一定点后边际生产力转为下降。 在其它要素的投入量不变条件下,可变要 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继续增加,其边际 生产力呈递减趋势,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 律。这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适用于任何生产方式 的规律,它是微观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基本前 提。而价值理论的基本前提是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 二、边际收益产量和平均收益产量 1.边际物质产量和平均物质产量 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总是表现为增加最 后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品量,这种以实 物形态表现的产品量,称为边际物质产量 (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 MPP)。由于生产要 素的边际生产力最初上升,达到一定点后转为 下降,因而,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 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量最初上升,而后转为 下降。 平均物质产量(average physical product APP) 是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平均提供的产品量。平 均物质产量也是开始时上升而后下降。 为简便起见,可省去“物质”二字,称为边 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 2.边际收益产量和平均收益产量 边际收益产量(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是指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不变情况下,增 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它取 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量MPP和产品的边 际收益MR两个因素,即:MRP=MPP·MR。 边际收益产量表示了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不变和要 素价格不变,可变要素增加时,厂商总收益的变动率, 即:MRP=△TR/△b (注意:MR=△TR/△Q,MRP ≠MR)。式中,△TR为厂商增加的总收益,△b为厂 商增加的可变要素单位数量。 平均收益产量(average revenue product ARP) 是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提供的收益。它取决于 生产要素的平均物质产量APP和产品的平均收 益AR两个因素,即ARP=APP·AR。 由于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不断增加可 变要素的投入量,达到一定点后,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不断递减,因而厂商出售 产品的边际收益产量和平均收益产量是先上升 后下降的。 边际收益产量MRP决定了以货币 计算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边际收 益产量曲线表示了厂商对任何生产要 素的需求曲线。 以上对边际收益产量的分析,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