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 容 非血运重建ACS患者的诊治现状 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局限性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结语 内 容 非血运重建ACS患者的诊治现状 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局限性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结语 中国冠心病概况 中国每年新发冠心病750,000例,心肌梗死患者2,960,000例 城市人口心脏病死亡率95.77/10万 农村人口心脏病死亡率77.72/10万 ACS在中国 预计每年因ACS死亡人数 1,000,000 每年ACS发病率50/100,000 仅约1%的医院配备了ACS急救治疗设施 中国绝大部分ACS患者未得到最佳救治,临床患者绝大部分仍为单纯药物治疗 中国每年新发冠心病750,000例,心肌梗死患者2,960,000例 2005年,中国PCI数量为近10万例 中国ACS研究显示: 临床上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更多为中高危患者,因此更应积极重视对他们的治疗 TREAD研究2006中期结果:-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TREAD登记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的NSTE-ACS患者入院24小时内高达89%的患者未使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 TREAD:中国非血运重建的ACS患者院内双联抗血小板使用不充分,并且出院时迅速下降 出院后仅计划给出院后的患者短期使用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不充分 内 容 非血运重建ACS患者的诊治现状 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局限性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结语 新指南特别强调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约10%的病人不能耐受ASA(美国50000例CAD病人18%) 约8~38%的病人有ASA抵抗 对急性期患者,单用ASA作用较弱 不耐受患者 需要可替代ASA的抗血小板药 急性期患者 需要可增强ASA的抗血小板药 从机理上: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性 支架模型证实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氯吡格雷对血栓形成的协同作用1 健康志愿者中证实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协同作用1 从ISIS-2 到COMMIT: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显著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疗效 ISIS-2: 安慰剂 14% 阿司匹林 10% COMMIT: 阿司匹林 10% 阿司匹林 + 9% 波立维 数周的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与无治疗相比: ~50/1000的绝对获益, 出院后继续治疗有额外的获益 内 容 非血运重建ACS患者的诊治现状 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局限性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结语 心血管性死亡、心梗、卒中比例 (%) 5.7% 4.1% 9.8% 11.4% p = 0.04 p = 0.03 p = 0.004 15.9% 20.7% 低危 TIMI评分 0-2 中危 TIMI评分 3-4 高危 TIMI评分 5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波立维+ASA ) 显著降低NSTE-ACS心血管性死亡、再梗、卒中发生率 氯吡格雷 安慰剂 氯吡格雷 安慰剂 氯吡格雷 安慰剂 RR 0.71 (0.52-0.97) RR 0.85 (0.74-0.98) RR 0.73 (0.60-0.90) Effects of clopidogrel in addition to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out ST-segment elevation N Engl J Med 2001;345:494–502 研究人群: NSTE-ACS 药物治疗患者 死亡率 (%) 天数(最多至 28 天) 安慰剂+阿司匹林: 1845 例死亡 (8.1%) 波立维+阿司匹林: 1726 例死亡 (7.5%) 7% (SE3) 相对危险降低 (2P=0.03) Lancet 2005;366:1607–1621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波立维联合ASA) 明显降低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10 8 6 4 2 0 CHARISMA―波立维+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既往有MI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0 6 12 18 24 30 危险比=0.774 (95% 可信区间[0.613–0.978]) P=0.031 N=3,846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随机入组后时间(月) 8.3% 6.6% 安慰剂+阿司匹林 波立维+阿司匹林 Bhatt DL, Flather MD, Hacke W,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