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8-05-16约1.23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王经会 审题:洪杰 杜婧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条形码填在指定区域。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收回。 3、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卷Ⅱ用黑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括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早的能力增强了。这反映了当时 A.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 B.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 C.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 D.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3.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4.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版籍”“版图”的出现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 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6.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7.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 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 B. C.城市规模扩大 D.长途 A. 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C. 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 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 18.下图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图片信息可以反映出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 B.中国一步卷世界市场 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 表是1905——1911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情况,据此可知上海 汉口 北京 安徽芜湖 四川长寿 吉林 黑龙江 3 5 2 1 1 4 2 A. 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 B .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C. 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 D. 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李鸿章创设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激烈竞争,使“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少入洋商之手,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A.属于李鸿章的私人企业 B.其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扩张.同业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年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国共对峙日趋缓和.政府为抗战进行战略准备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 A.洋务运动缺乏有力资金支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