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生物试卷
命题人:李建梅 张晓晴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前20小题,每题1分,后20小题,每题2分,合计60分。)
1.下列有关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性
B.酶是在活细胞内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生催化作用
C.酶与细胞代谢的高效、有序、条件温和等特点有直接关系
D.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2.下列叙述与右图实验不相符的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反应速率总是前者快
A.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使色素带比较直
C.画滤液细线时需迅速重复多画几次以增加色素的含量
D.滤纸条上最下端色素带呈黄绿色
4.下图表示细菌的反应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一种氨基酸由另一种氨基酸通过酶的作用产生。1到6代表不同的氨基酸,V到Z代表不同的酶。所有氨基酸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原始种的细菌只需要氨基酸1,而细菌的变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1、2、5才能生存,则该变种细菌不存在的酶是
A.V、W B.W、Y C.Y、Z D.V、Z
5.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的是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和的反应速度不同
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6.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8左右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B.a过程和b过程都在细胞器中进行
C.绿色植物通过b过程形成的ATP不能用于吸收矿质元素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
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
9.把植物置于一含有14CO2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再置于另一无14CO2的密闭容器中,结果发现后者中也发现有14CO2,则14C的走向正确的是
A.CO2→C3→糖类→丙酮酸→CO2 B.CO2→C5→糖类→酒精→CO2
C.CO2→C5→蛋白质→丙酮酸→CO2 D.CO2→C3→脂肪→乳酸→CO2
10.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
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1120~30μm之间,根据细胞模型的探究实验,你认为细胞如此微小的原因是
A.细胞增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B.细胞增大,将有利于存放更多的核糖体
C.细胞减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D.细胞增大,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更容易发挥作用
12.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13.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用健那绿染液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14.利用人类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和器官,对治疗癌症和其他多种恶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低
B.干细胞中也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
C.用干细胞培育出组织和器官,体现了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