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8-05-13约7.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化学试卷 命题人:刘玉畅 张敏 审核人:毕开金 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Pb-207 O-16 Fe-56 Cu-64 Li-7 Zn-65 Ag-108 卷Ⅰ(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吸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 C. 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碳高温下CO2反应是吸热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3.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C.C60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D.具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粗铜中所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B.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为阳极,粗铜作为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g) △H = –1367.0 kJ/mol(燃烧热) B.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 △H = +57.3kJ/mol(中和热) C. S(s)+O2(g)=SO2(g) △H = –269.8kJ/mol(燃烧热) D. 2NO2 = O2 + 2NO △H = +116.2kJ/mol(反应热) 7.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②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③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④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8.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A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 △H1=+26.7kJ/mol反应的能量变化 B. B图表示碳的燃烧热 C. C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60mL) D. D图己知稳定性顺序:BAC,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9.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S与CO2 B.NaCl与HF C.SiC与SiO2 D.Cl2与I2 10.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2v(NH3) = 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11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中A2+浓度减小 B.B电极的反应:B2e-===B2+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1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A为电流计): 观察到现象: 装置图1:Cu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装置图2:Cu电极上无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