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鲁科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4-05约1.9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2

牛顿第三定律

【本节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相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需探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探讨: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定性地探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同时改变,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是通过试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通过弹簧测力计分析其大小是相等的,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了任何物体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学情分析】

中学学生已经有肯定的辨别实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学问假如简洁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爱好。因此,一起先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留意力,设置拔河竞赛,引发学生的思索,设法采纳各种试验,让学生相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育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准确含义,能用它解决简洁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试验,培育独立思索实力和试验实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育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探究的爱好,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演示试验让学生理解相互作用的普遍性。

2、通过学生猜想、小组探究、师生互动验证力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3、驾驭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准确含义,能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探讨沟通、多媒体协助教学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按部就班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思索,产生剧烈的求知欲望;二是以探究性活动解决本节课中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物体间的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相识。

★教学用具:

滑板、弹簧秤、细线、磁铁、硬纸壳、橡胶棒、试验小车、玩具小车、小风扇、装水容器,台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模拟拔河竞赛:(1)甲乙都站在地面上模拟拔河(2)赢的同学(甲)站在滑板上,再次模拟拔河竞赛

针对现象提问:

(1)为什么甲同学会赢?

(2)乙同学受到甲同学的拉力吗?

视察现象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索。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感受拔河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学生思索举例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力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并对事例进行说明。

(1)学生举例(2)感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通过所举实例,共同体会,引出感知

2、老师演示,进一步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玩具小车分别在桌面和可滑动板上的运动(2)小风扇分别在桌面和可滑动板上的运动(3)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4)物体在液体中与水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视察试验、思索直观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直观感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3、提出疑问相互作用力间存在什么关系,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试验规律。重在探讨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结合以上实例,激励学生主动思索,大胆提了猜想。(2)引导学生依据猜想结果设计试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引导学生猜想对试验有影响的因素。(如物体运动状态等)(4)对困难学生供应肯定帮助(5)对学生展示试验结果进行精练总结

(1)学生思索探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并汇总探讨结果(2)分组合作探究试验(3)学生展示试验过程,经过讨、沟通总结结果。(4)可能遇到的困难,如速度太太没方法读出测量数据

(1)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2)培育团结协作精神(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爱好(4)探讨沟通可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实力

4、精练总结试验结论,得出牛顿第三定律内容、表达式及特点。

(1)引导学生精练总结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引导总结表达式(3)引导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点。

(1)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内容(2)从内容中写了表达式(3)简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培育学生归纳总结的实力

5.巩固反馈,学问迁移,课堂小结

老师提出问题:拔河竞赛问题(1)输赢缘由。(2)拔河策略。

学生探讨、沟通,找出问题的实质,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

采纳任务驱动法,进入本节课探究活动的主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