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1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洋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相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
2.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爱护海洋环境,促进人地协调。3.地理实践力:运用视频、图像,相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4.区域认知:利用海洋资源分布图,正确相识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海洋为人类供应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1)含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隐藏的经济动物和__植物群体__,是有__生命__、能自行增殖和不断__再生__的海洋资源。
(2)用途
①为人类供应丰富多样的食品、__生活__用品和__工业__原料。
②用于生产各种化学药品、保健品和__基因__工程药物等。
2.海洋矿产资源
(1)海底__石油__和自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__大陆架__。
(2)滨海砂矿:是在__海滨地带__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__重金属__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3)__锰结核__:分布在海深__4__000__米以下,全球海洋以1000万吨/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积累。
(4)可燃冰:分布于__深海沉积物__(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__自然气__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3.海洋空间资源
(1)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__跨海大桥__、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2)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和__人工岛__、海上博览会等。
(3)海底通信、__海底仓储__、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表现
(1)造成海洋污染,对__海岸带__的影响尤为突出。
(2)沿海地区的__工农业__生产,干脆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2.海洋环境爱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思辨】
1.推断正误
(1)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使得海洋的生态环境面临多种威逼。(√)
(2)海洋为人类供应了粮食、生活用品。(×)
(3)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盆。(×)
(4)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形成条件是高压低温。(√)
(5)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突出。(√)
2.连线
将下列内容对应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连线。
【答案】A—③⑤B—②⑥C—①④
3.特殊提示
(1)可燃冰是自然气水合物,自然气为非可再生能源,因而可燃冰是非可再生的。
(2)海洋生物急剧削减的主要缘由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和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3)大陆架是指海面以下200米深度内陆地延长部分。分布着丰富的煤炭、金属矿产、藻类、水产品(渔业资源)、化学物质、潮汐能等。
【体系构建】
eq\x(海洋与人类)eq\b\lc\{(\a\vs4\al\co1(\x(海洋资源)\b\lc\{(\a\vs4\al\co1(\x(海洋生物资源),\x(海洋矿产资源),\x(海洋空间资源))),\x(海洋环境)\b\lc\{\rc\}(\a\vs4\al\co1(\x(海洋环境污染),\x(海洋生态破坏)))\x(开发与爱护)))
eq\o(\s\up7(),\s\do5(海洋资源))
【地理情景】
材料:2024年5月1日,中国海警2024年海洋伏季休渔执法行动启动。5月1日起,渤海、黄海、东海及12°N以北的南海海疆将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休渔期间,中国海警局将与相关部门协作协作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
(1)海洋为人类供应哪些丰富的资源?
(2)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逼是什么?
(3)为什么要伏季休渔?
(4)分析舟山渔场的成因。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空间资源等。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疆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改变(变暖)等。
(3)伏季休渔可爱护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①东海大陆架广袤,光照、养分足够;②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③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饵料丰富,养分上浮;④四周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供应有利条件;⑤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
【思维点拨】
1.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内涵及开发利用意义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意义
海洋矿
产资源
滨海砂矿
近岸带
石油、
自然气
大陆架浅
海海底
多金属
结核
大洋海盆
海洋底部隐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总称
①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②多金属结核是将来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
海洋生
物资源
鱼类
藻类
其他
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
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即鱼、虾、贝、藻类
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