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搭石》(读写联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
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
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运用想象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 (出示课件)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找出课文中写搭石很美的一句话(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
三、自主寻美,品味搭石
看得见的美
1、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协调有
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4)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5)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看不见的美
2、调搭石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相机指导朗读。
3.让搭石
假如遇上老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理所当然”.
(3)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4)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每天该有多少人来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
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课件出示:
2
假如遇到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___________,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_,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写话交流。
4、赞搭石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深化内涵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刘章爷爷的家乡,和他一起欣赏了搭石
构成的美丽风景。现在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搭石吗?它是什
么?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是默默无闻、无
私奉献的乡亲们,就是乡亲们善良、和谐、尊老、谦让的品质。让我
们带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总结语。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