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
PAGE
3-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与计数
学习目标:
学问目标?
1.简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微生物和进行微生物计数的试验原理
2.说出选择性培育基和鉴别性培育基的用途
3.归纳分别纯化微生物的原理和方法
实力目标?
1.学会制备土壤样本稀释液
2.学会用稀释涂布法将菌样液接种到固体培育基平板
3.学会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数量测定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学问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2.体会在试验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养成严谨的科学看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微生物的选择培育、分别、计数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教材分析与课时支配: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与计数”是人教版中学生物(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育与应用”的其次个课题,学生已学习了有关培育基和无菌技术的基本学问,在驾驭运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分别和纯化微生物的试验操作的基础上,探讨培育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并测定其数量。其中既有关于特定菌株的选择策略等学问性内容,又有土壤溶液的稀释、菌落数量统计等操作性内容,难度较大、探究性较强,是培育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实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好素材。?
本课题教学实施中的关键在于两点:①老师要处理好学问性内容与操作性内容的关系,要让学生理解特定菌株的选择策略,并学习有关的试验方法和操作程序;②处理好课上与课后的关系。本课题的试验操作时间不长,但是操作前要制备培育基、对培育基和其他操作用具进行灭菌,操作后的培育时间和对微生物进行视察则须要较长时间,因此须要老师细心设计教学程序,统筹支配教学时间。?
依据这一教材特点,本课题教学可分2个课时进行,2个课时之间应留有2d左右的间隔,以便进行微生物的培育与视察。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第一课时。
教学打算:
1.土壤样品的采集以及土壤溶液的配制?
为保证明验取得预期效果,应选择常常施用尿素的农田,铲去表土后采集3~8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回试验室后,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枯枝败叶及其他杂物,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10g,加入到盛有90g无菌水的锥形瓶中,震荡10min,即制得101土壤溶液;制备完成后可置于冰箱冷藏室内备用(1~2d)。?
2.配制培育基并进行高压蒸气灭菌?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育基(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20g,加热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如条件具备可用琼脂糖代替琼脂),分装到100mL带棉塞的锥形瓶中,每瓶各25mL。?
配制尿素固体培育基(配方:葡萄糖10g,尿素1g,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琼脂15g,加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分装到100mL带棉塞的锥形瓶中,每瓶各25mL。?
将上述分装好的两种培育基、装有4.5mL蒸馏水的带棉塞试管、装有99mL蒸馏水的250mL锥形瓶、包装好的培育皿进行高压蒸气灭菌。?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讲解: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也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但农作物并不能干脆汲取利用尿素,而有些土壤微生物能产生并分泌脲酶,通过分解土壤中的尿素为自身和植物生长供应氮元素,由此引出课题:在特定的土壤中可以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数量是多少?如何从土壤中的众多微生物中分别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分析原理,学生尝试进行试验设计?
老师介绍Taq细菌的发觉和选择过程,引导学生相识到探讨微生物的分别和培育,是探讨微生物利用的基础,而要选择出符合须要的特定微生物,则要从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特点动身,创建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挡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试验的初步设想,以尿素为惟一氮源,配制培育基,阻挡不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的生长,从而筛选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学生以试验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设计。由于本试验的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在设计试验流程时可能存在不少困难。老师一方面要激励小组内部开展探讨,逐步修正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适时的参加到各组的探讨过程中,提出合理的建议。?
3.总结设计结果,得出可行的试验流程?
让各小组展示设计结果,组织全体学生探讨,老师赐予评价,最终得出可行的试验流程,并要求学生明确各步骤的详细目的。依据老师课前所进行的预试验,所取的土壤样品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大约为1.5×108个/g。因此,可选择让学生进行104、105两种土壤稀释液的涂布接种。这样既可保证明验效果,又削减了器材、试剂的用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以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育基的培育作为试验比照,以便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