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考研数学一真题解析.doc

发布:2017-03-26约4.48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一)试卷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曲线渐进线的条数 (A)0 (B)1 (C)2 (D)3 【考点分析】:曲线的渐近线条数。 【求解过程】:C 方法一:利用函数图像的平移,将已知的函数的渐近线条数转化为简单的基本函数的渐进线条数。 由于, 可知, 的图像是由的图像向由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所得。 由于图像平移并不改变其渐进线的条数。 有两条渐进线,其中一条为水平渐近线,一条为垂直渐近线。 所以也有两条渐近线,选择C。 【相关补充】:函数平移口诀: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例如,把函数依次做以下四次的平移:(1)向上平移1个单位,(2)向下平移2个单位(3)向左平移1个单位(4)向右平移2个单位。则新函数的解析式为 。 方法二:直接求解函数的渐近线。 因为 所以 为水平渐进线。 又由于有水平渐进线,所以一定不存在同一趋向下的斜渐进线。 又因为所以为垂直渐进线。 综上所述,也有两条渐近线,选择C。 【相关补充】:斜渐进线的求解步骤: 考察是否有?若是,则转2) 考察是否有(常数)?,若是,则转3) 是否有存在?若是,则有斜渐进线, 上述任何一个步骤中,若否,则无斜渐进线。 在某个趋向下,若存在水平渐近线则一定不存在同一趋向下的斜渐近线。 【方法总结】: 方法一较为快速简单,方法二为常规的做法。 (2) 设函数其中n为正整数,则 (A)(B)(C)(D) 【考点分析】:单点处的函数值。 【求解过程】:A 方法一:利用乘积函数的导数公式 选择A。 方法二:利用单点处的导数定义 方法三:利用特值代入 【方法总结】: 方法一最直接,但是用乘积函数的导数公式计算较为复杂。 方法二求某一点的函数值直接利用导数定义,较为简单。 方法三代入特殊值的技巧在选择题中排除选项很常见,要掌握。 (3) 如果函数在(0,0)处连续,那么命题正确的是 (A)若极限存在,则在(0,0)处可微 (B)若极限存在,则在(0,0)处可微 (C)若在(0,0)处可微,则极限存在 (D)若在(0,0)处可微,则极限存在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二元函数连续性,可微性与极限存在性,直接应用可微的定义。 【求解过程】: B 方法一:正向选择法 由于函数在(0,0)处连续, 如果极限存在,则必有= 这样极限存在等价于极限存在, 可知,,从而,由可微性的定义,可知 在(0,0)处可微。 方法二:反向排除法 (A),极限=1存在,而在(0,0)处偏导数不存在,所以不可微。排除A (B)若极限存在,则在(0,0)处可微 (C)=1在(0,0)处可微,而极限不存在。排除B (D)(0,0)处可微,而极限不存在。排除D 【方法小结】: 方法一直接从定义入手; 方法二通过观察已知函数快速构造反例。 (4) 设,则有 (A)(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定积分的比较性质与区间变换。 【求解过程】:D (5) 设=,=,=,=,其中为任意常数,则下列向量组线性相关的是 (A)(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求解过程】: C 方法一:利用若两向量对应分量成比例,则两向量线性相关。 可见与成比例,所以与线性相关,所以线性相关,选C。 方法二:联系行列式求解。 ,所以线性相关,选C。 (6) 设A为3阶矩阵,P为3阶可逆矩阵,且.若, ,则= (A)(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矩阵分块乘法逆用,初等矩阵的逆矩阵,具体的数值矩阵的乘法。 【求解过程】:B 故 选择 B 【基础回顾】:初等矩阵的性质。 (7) 设随机变量与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参数为1与参数为4的指数分布,则= (A)(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与二元函数的概率取值。 【基础回顾】: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则其概率密度为 【求解过程】:A 设随机变量与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参数为1与参数为4的指数分布,则 ,, (8) 将长度为1m的木棒随机的截成两段,则两段长度的相关系数为 (A)1(B)(C)(D)-1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两随机变量线性相关系数。 【求解过程】:D 方法一:利用两随机变量线性相关系数的性质直观含义求解。 设两段长度分别为与,显然,,故两者是负线性相关,所以相关系数为-1。 方法二:利用相关系数的公式求解。 【方法小结】:方法一很简单快速,且利用这一性质求线性相关系数的考点历年真题中出现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