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剂学-药物制剂设计.ppt

发布:2017-05-27约4.52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物的多晶型对药品质量、药效研究的意义 (1)多晶型现象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多晶型不同,其生物利用度不同. (2)多晶现象与剂型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主要表现在固-液分散体系,混悬剂 即多晶型药物可通过溶剂做媒介进行相转变的缘故。 (3)药物的多晶型与化学稳定性 如无定型青霉素G钾比结晶型的稳定性差得多; 维生素B 有三种晶型,其中一种对光稳定。 (4)多晶型现象与粉末压片成型的性能 药物粉末因外形不同而影响其压片成型的性能。稳定型抗张强度大。 例如将不同晶型的巴比妥(Ⅰ、Ⅱ、Ⅲ型)和磺胺噻唑:? 抗拉强度:巴比妥 Ⅲ型Ⅰ型Ⅱ型 ? 磺胺噻唑 Ⅱ型Ⅰ型 4.吸湿性 水溶性药物和水不溶性药物?? 测定CRH的意义?? 吸湿性和药物的稳定性 5 粉体学性质 粒子形态 大小、分布、 密度、 附着性、 流动性、 润湿性和吸湿性等 测定方法??? 6.稳定性 物理化学稳定性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测定 7.辅料的相容性 固体制剂的配伍 pH-反应速率图 水溶液配伍研究 参见相关章节 二、药物的生物学性质 ADME过程 二、药物的生物学性质 ADME过程 吸收过程 ——决定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量 (延缓吸收:缓释、长效)。 分布过程 ——影响药物是否及时到达与疾病有关的组织器官 (特异性分布:靶向) 代谢与排泄过程 ——关系到药物在体内的存在时间。 (延长半衰期) 吸收的影响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 (溶解度、分配系数、pKa、晶型、粒度等) ——促进难溶性药物吸收方法 (微粉化、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等) 分布速度 ——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速度和药物与组织 器官的亲和力。 药物的代谢 肝脏的代谢和肾脏的排泄 ——加速药物清除(半衰期) 首过效应强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制成前体药物 ——采用注射、舌下、直肠下部给药、经皮给药等 避免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 酶参与下完成代谢的药物 ——利用酶的代谢饱和现象(提高药物浓度,非线性药代动力学) 抑制肝微粒体中酶作用的药物 ——使其他药物代谢速率减慢,增加药理活性。 2.药物生物利用度与药动学参数 生物利用度:速度和程度 药物动力学参数: ka、tmax,Cmax,AUC 绝对生物利用度: F绝=(AUCpo/AUCiv)?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 F相对=[AUCpo(样)/AUCpo(标)]?100% 三、药物的药理毒理学性质 1.毒理学资料的获得 ——毒理学与剂型选择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致畸、致突变 胃刺激性药物——? 皮肤刺激性药物——? 2.药效学 ——药理特性 ——药效特性 文献检索 期刊: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Pharmaceutical Reaserch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Eur. J Pharm. Sci. Eur.J.Pharm. Biopharm. Advance Drug Delivery Review ELSEVIER、Springer Internet: 1.ScienceFinder 2.ScienceDirect 3.Pubmed 4.Rxlist-the Internet Drug Index 5.Pharmacokinetcs/pharmacodynam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homepage 6.Virtual Library 国内: Cnki vip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药剂学》 第八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概述 设计原则 处方前研究 药物制剂设计 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药物有多种给药途径: 口腔及消化道 腔道 血管组织 呼吸道 皮肤给药等 药物有多种给药剂型: 气雾剂 滴鼻剂 滴眼剂 含漱剂 灌肠剂 搽剂 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 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理化性质 ——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 ——选择辅料、处方、工艺、包装 ——制备适合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