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 古诗三首《墨梅》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3-30约3.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墨梅》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梅花的高洁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本课以古诗三首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语言建构与运用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墨梅》,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朗读、背诵和创作活动,增强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能力。此外,通过梅花精神的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墨梅》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②通过对诗句的品读,体会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诗人自身的品格追求。

③学习古典诗词的朗读技巧,如节奏、韵律和情感的表达。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深层哲理,如梅花的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诗人的人格理想。

②通过对古诗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仿写,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诗人的生平、梅花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互动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诗词创作和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墨梅》这首诗,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诗中梅花有哪些特点?”“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理解诗中的意境?”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墨梅》及相关背景资料,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墨梅》这首诗,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梅花图片或播放梅花相关的音乐,引出《墨梅》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墨梅》的创作背景、诗句含义以及诗人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诗人的心境。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体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墨梅》的创作背景和诗句含义。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墨梅》这首诗,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墨梅》这首诗,布置课后作业,如创作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诗歌,或写一篇读后感。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墨梅》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其他梅花题材的诗歌、梅花文化的书籍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墨梅》这首诗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