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测量误差基本知识68课件讲解.ppt

发布:2025-01-15约2.5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1测量误差概述1.2.5误差传播定律1.2.2测量精度的标准1.2.3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2.4用最或然误差计算观测中误差目录任务二测量误差基本知识1)分析误差的来源和性质,以便在观测中采取合理的对策,发现和削弱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2)正确处理包含误差的观测值,求观均值的精度。测量的最可靠值(平均值),并评定观测值和平均值的精度。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1.2.1测量误差概述观测量客观上存在的一个能代表其真正大小的数值,一般用X表示。对该量观测所得的值,一般用li表示。观测值与真值之差,一般用?i=li-X表示。直线丈量时,对同一段距离丈量若干次,得出的结果相同吗?观测水平角时,对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内角和是多少?真值(理论值)观测值真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精密度装配、搬运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外界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温度空气的湿度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风力1.2.1.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故: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2.1.2测量误差的分类3、粗差2、偶然误差1、系统误差按性质分类特别大的误差(错误或异常值)。在观测结果中不允许存在,应舍去不用。1.2.1.2测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如:钢尺尺长误差、钢尺温度误差、水准仪视准轴误差、经纬仪视准轴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特点1.2.1.2测量误差的分类2.偶然误差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1.2.1.3偶然误差的特性①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值。②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④偶然误差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零。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1.2.1.3偶然误差的特性正态分布曲线-21-15-9-3+3+9+15+21-24-18-12-60+6+12+18+24x=?y误差分布频率直方图1.2.2衡量精度的标准○3.8673.8663.8683.865○3.8603.8623.8703.8773.8603.8703.880两组距离观测的结果问题哪个结果正确?哪组结果好?结果的“好”与“坏”如何衡量?1.2.2衡量精度的标准精度是指在对某一量的多次观测中,各个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程度。越接近越集中,精度越高越不接近越不集中,精度越低1.2.2衡量精度的标准○3.8673.8663.8683.865○3.8603.8623.8703.8773.8603.8703.880两组距离观测的结果精度评定第一组精度较高第二组精度较差常用的精度指标1.2.2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1限差2相对误差31.2.2.1中误差m中误差m——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各个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例如:距离观测值:距离观测值:距离的真值=3.8663.8673.8663.8683.8653.8603.8623.8703.877m越小,说明小误差个数越多,精度越高;反之,精度越低。[例]:2个小组对某个平角进行观测1.2.2.2限差△限定义:限差又称为极限误差或容许误差。它是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应用:限差检核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①取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限差1.2.2.3相对误差K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举例:观测1000m观测800m中误差中误差相对中误差分为:相对中误差、相对容许误差、相对闭合差。注意:相对误差一般是用来衡量距离的精度的!1.2.3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通常取算术平均值x作为最终观测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