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First Aid Reading and Thinking 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01].docx
Unit5FirstAidReadingandThinking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时以“Unit5FirstAidReadingandThinking”为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理解、思维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急救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教学设计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急救知识。
2.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案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和表达,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文章中关于急救措施的描述,包括止血、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具体步骤。
②掌握急救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急救信号的识别、急救物品的使用等。
③能够运用英语描述简单的急救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急救措施背后的科学原理,如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工作机制等。
②在实际情境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急救知识,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操作。
③跨文化背景下,理解不同文化对急救观念和措施的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④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讲解急救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讨论不同情境下的急救措施。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急救场景,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展示急救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5.结合游戏化学习,如急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的急救场景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急救措施吗?为什么这些措施很重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急救知识,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FirstAidReadingandThinking”。
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教师讲解急救知识的基本原理,如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工作机制,用时5分钟。
2.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急救措施,如止血、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用时5分钟。
3.针对每个急救措施,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用时5分钟。
巩固练习(用时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急救知识问答,每组回答5个问题,用时5分钟。
2.教师提供模拟急救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时5分钟。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时5分钟。
课堂提问(用时10分钟)
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可能遇到哪些紧急情况需要使用急救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强调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3.提问:“如果你们遇到紧急情况,你会如何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
4.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应对策略,教师点评并总结。
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问:“在今天的课程中,你学会了哪些急救知识?”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创新教学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提出:“如果你们是急救专家,你们会如何设计一款急救知识普及APP?”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用时5分钟。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总结(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所学急救知识,并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实际学情,紧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创新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实现教学双边互动。整个教学过程用时不超过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救援组织信息: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红十字会等救援组织的官方网站,让学生了解国际救援体系的运作。
-救护知识手册:推荐学校图书馆或电子资源库中的救护知识手册,如《心肺复苏指南》、《外伤救护手册》等,提供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视频资源:搜集与急救相关的教学视频,包括急救操作的演示、真实急救案例等,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在线急救课程:推荐可在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