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活离不开他们》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docx
9《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离不开他们》,主要包括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作用,认识这些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通过讲述医生、教师、警察、环卫工人等职业的工作内容,与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职业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联系四年级学生已有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和关爱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对社会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每个职业的重要性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2.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理解尊重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3.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份工作,关爱劳动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生活中的不同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喜欢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来学习。他们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听觉学习,有的偏好视觉学习,还有的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社会中一些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职业的尊重和理解可能存在误区。此外,对于劳动者的辛苦和付出,学生可能缺乏切身体会,难以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情境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价值,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3.情境模拟法,模拟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展示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2.教学软件应用,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学习。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视频、职业介绍网站等,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职业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吗?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活离不开他们》。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这些职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特点。接着,通过讲解每个职业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职业的价值。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真实的劳动者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最后,教师总结出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道德观念。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职业,讨论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这个职业的劳动者。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关爱身边的劳动者。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并写一篇关于尊重劳动者的短文。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资源拓展
拓展资源:
1.职业介绍资料:收集不同职业的详细介绍,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职业。
2.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介绍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模范事迹:搜集劳动模范的事迹材料,包括他们的工作成就、社会贡献和所获荣誉等,以此激励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4.劳动技能培训信息:提供一些劳动技能培训的信息,如家政服务、园艺种植、机械维修等,帮助学生了解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意义。
5.环保意识教育:搜集关于环保意识教育的资料,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环保工作者的职业价值。
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职业体验活动:联系当地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的职业工作现场,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