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式教案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线的认识 教学目的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总数。 重点难点 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是否使用
多媒体 是 课型 新授课 教法选择 讲解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总数 第 10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1、出示情境,初步感知直线、射线和线段。9利用手电筒的光让学生初步认识线)
出示教科书第16页的插图,
2、认识直线。
(1)出示金箍棒画面,初步感知无限延长。
(2)谁来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啊?(能变长变短)
(3)如果当学生说到变长变短时,教师追问向哪个方向变长。
(4)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金箍棒在继续向哪个方向变长?不断不断地变长,你想一想到底有多长了吗?
(5)画一画。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来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
3、认识线段。
你能用尺在书上画出一条长10厘米的线吗?
教师教学“端点”。
4、认识射线。
作品展示。
问:看了这三幅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讲解并引导。
教师巡视。
用红色激光灯射向门口。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图中的每条线约有多长?
学生思考回答。
1)学生动手操作,
2)学生分组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请学生尝试用线条画一画。 二、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1、给这些线命名。
你能根据自己画出来的线起个名字。先在小组内讨论,说明自己的想法。
2、比较三种线的异同。
请大家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三种线各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么多相同之处怎么区分它们呢?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一说。
4、
直线
射线
线段
长度
无限
无限
有限
端点
无
1个
2个
与直线的关系
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的一部分
5、联系生活说一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例子。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
教师揭示三种线在数学中的名称。
教师补充。
教师总结并讲解。
教师将黑板上的线标上字母,然后特别指出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从端点读起。
小组汇报。
学生举例说明。
请学生来读一读。 四、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1、过一点画直线。
引导小结: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小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完成教材上试一试第一题。
问:你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问:画后有什么感觉?
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点,经过这个点画直线。
学生任意画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画直线。 五、试一试。
完成第2题。让学生在看想比的过程中体会到“两点间的无数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六、练一练。
第一题。
在比较两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
第二题。
两个图中的方框是正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练习。 作业设置 在练习本上画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札记 检查签字 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平移与平行 教学目的 1.借助生活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线的实例。
3.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重点难点 理解平行线的特征。
理解“同一平面内”的含义,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 课件、三角板、直尺等 是否使用
多媒体 是 课型 新授课 教法选择 讲解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总数 第 11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平行线。
1、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两条直线,同时请一名同学上板来画,画完让学生观察所画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征。
2、出示车轮开过,留下后的印痕。
小结:这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用铅笔摆一摆。
我们可以把两支铅笔看作是两条直线,符合平行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特征:
平行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永不相交。
教师引导,
你看到了什么?想一想,车轮的印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能用两支铅笔摆一摆,让它们相互平等吗?
思考一下,怎样摆才能让它们相互平行?
教师引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