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灭绝的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docx
《3灭绝的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灭绝的生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3灭绝的生物》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多样性意识及环境保护责任感。通过学习灭绝生物的知识,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实践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然而,对于灭绝生物的概念、原因以及保护措施的知识点可能较为陌生。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学生对自然界和生物多样性通常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但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听觉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偏好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灭绝生物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此外,学生在分析灭绝原因和保护措施时,可能会遇到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挑战。此外,由于灭绝生物的案例较少,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生物保护问题联系起来。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标本(灭绝生物的图片或模型)、教学平板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灭绝生物的相关视频资料、在线生物多样性知识库
-教学手段:PPT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片段,展示地球上的丰富生物种类。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生物会灭绝?灭绝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灭绝的生物”。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灭绝生物的概念:讲解灭绝生物的定义、分类以及灭绝的原因。
2.灭绝原因分析: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灭绝原因,如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等。
3.案例分析:以几个灭绝生物的案例为例,如华南虎、犀牛、袋鼠等,让学生了解灭绝生物的具体情况。
4.生物多样性保护: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猎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本节课所学到的灭绝生物保护措施,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2.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灭绝生物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灭绝生物的概念、原因、保护措施等。
2.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七、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环保意识。
2.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灭绝生物的概念:
-定义:灭绝生物是指已经不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种类。
-分类:根据灭绝程度,可分为完全灭绝和濒危灭绝。
2.灭绝生物的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疾病等。
-人为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
3.灭绝生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灭绝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灭绝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生物灭绝可能引发食物链断裂、生态灾害等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4.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物种。
-禁止非法捕猎:打击非法捕猎活动,保护濒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