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怎么都快乐(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3-24约2.2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怎么都快乐(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

一、设计意图

本课以“怎么都快乐”为题,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通过联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如《小池》、《咏鹅》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快乐。教学活动设计注重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快乐,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1.通过阅读与生活相关的诗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诗歌《小池》和《咏鹅》中表达快乐的意境;2.学会运用诗歌中的句式进行简单创作。

难点:1.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2.学生运用诗歌句式进行创作。

解决办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3.设计阶梯式写作练习,从模仿到创作,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突破策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深化理解;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怎么都快乐》一课的教材,包括诗歌《小池》和《咏鹅》的原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小池的景观图、鹅的形象图,以及与快乐相关的动画或视频片段。

3.实验器材:无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温馨的阅读角,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歌内容和学生创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快乐吗?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3)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都快乐》这首诗,看看诗人是如何表达快乐的。”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朗读诗歌《小池》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调、节奏,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2)分析诗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描绘的“小池”景象,以及诗人表达快乐的心情。

(3)朗读诗歌《咏鹅》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分析诗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描绘的鹅的形象,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5)诗歌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创作一句表达自己快乐的诗句。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快乐元素,并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2)诗歌接龙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接续上一句诗歌,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诗歌内容。

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诗歌内容。

(2)总结诗歌中的快乐元素,强调快乐无处不在。

5.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后完成《怎么都快乐》一课的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快乐的瞬间,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咏鹅》的作者骆宾王的其他诗作,如《咏鹅曲水》、《咏鹅山泉》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小池》中提到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荷花的相关文学作品,如《荷塘月色》、《荷花》等,丰富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认知。

-收集中国古代关于快乐的诗词,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让学生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对快乐的诠释。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快乐”为主题,运用所学的诗歌句式和意境。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瞬间,并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搜集关于快乐的成语、俗语,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开展“快乐分享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快乐故事,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理解。

3.结合语文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公园、动物园等自然景观,观察动物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在学校或社区开展“快乐校园”、“快乐社区”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利用学校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推荐与快乐相关的书籍,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结合跨学科学习

-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创作插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与音乐课结合,让学生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意境,创作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

-与体育课结合,组织户外运动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