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试剂空白 显色剂或其它试剂有吸收,按显色反应相同的条件,不加样品,同样加入各种试剂和溶剂作为空白溶液,称为试剂空白。如双硫腙测铅。 * 样品空白 样品基体有色,显色剂与样品基体不显色。按显色反应相同的条件,取同样量的样品溶液,不加显色剂,作为空白溶液,称为样品空白。这种空白适用于样品溶液中有吸收干扰的共存组分,且显色剂无吸收的情况。如用硫氰酸盐测钼时,用不加硫氰酸盐的样品溶液作空白,可消除共存Cr3+、Ni3+、Cu2+等有色离子的干扰。 * 平行操作空白 用不含待测组分的样品,在相同条件下,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处理,此称为平行操作空白。这种空白常被当作一个样品溶液来处理,所测得值称为空白值。最后结果应从样品测得值中减去此空白值。 第八节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 * 一、偏离L—B law引起的误差 根据Beer定律,当液层厚度一定时,测得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之间应为线性关系,且直线过原点。 当A—c直线发生弯曲 或不通过原点时,则 称为偏离Beer定律。 造成偏离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 1. 仪器因素 (1)入射光的非单色性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前提是入射光为单色光。 所谓单色光是波长范围很窄的光,单色器提供的入射光并不是绝对的单色光,而是具有一定的谱带宽度的复合光。 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因而使吸光系数发生改变,偏离比尔定律。谱带宽度增加,测得的实际吸光度低于中心波长处的吸光度,使测定灵敏度降低,吸光度-浓度曲线(A-c)向下弯曲。 * 因此测定时应选择较窄的谱带宽度, 同时选择吸收曲线上较平坦部分所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以使测定灵敏度较高,如图所示。 * 图 测定波长的选择 仪器本身的因素。 * (2)杂散光的影响 (1) 浓度 比尔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c<0.01 mol/L),此时,吸光粒子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发生作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吸光粒子间平均距离缩小,粒子之间的作用使粒子的吸光能力发生改变,产生对比尔定律的偏离。浓度越大,偏离的程度越大,使吸光度—浓度曲线向下弯曲。 * 2.试样因素 (2) 体系(介质)不均匀的影响 当试样为胶体、乳浊液或有悬浮颗粒存在时,入射光通过溶液,有一部分光因散射而损失,使吸光度增大,导致Beer定律的偏离。 * 溶液中HA、 A- 吸光性质不相同。pH 改变,待测组分HA的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对比尔定律的偏离。故此时溶液pH 对测定有重要影响。 * (2) 化学因素的影响 (absorbs) (transparent) 当溶液的浓度或pH值不同时,吸光物质在溶液中还会发生缔合、离解、溶剂化及配合物组成改变等现象,使吸光物质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待测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对比尔定律的偏离。 溶液中CrO42-、 Cr2O72-的颜色不同,吸光性质也不相同(ε都不相同)。因此任何重铬酸钾溶液的总吸光度都与 CrO42- 和Cr2O72- 的浓度有关。故此时溶液pH 对测定有重要影响。只有当pH值一定时测定或控制溶液在高酸度下使铬均以 Cr2O72- 形式存在时测定,才不会引起偏离。 * 例: 铬酸盐或重铬酸盐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二、光度误差 在不同的吸光度范围内读数,可引入不同程度的误差,这种误差通常以单位百分透光度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来表示,称为光度误差photometric error * 由公式可知,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与透光度及?T有关,?T为仪器测得透光度T的随机误差,在仪器一定时,可基本看作常数,这时,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与透光度读数之间的关系如图 * * 由图可见,吸光度太大或 太小,测定结果的相对误 差都较大,透光度在约 65%~15%,即吸光度在 0.2~0.8范围内,测定结 果的相对误差较小,当 透光度为36.8%,及吸光 度为0.434,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 当?T=1%时,?c/c=2.7% 因此,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将吸光度控制在0.2~0.8范围内。 * 实际工作中,可通过稀释溶液、改变吸收池的厚度使吸光度值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当A <0.2时,尽量选择 ? 大的显色反应,并在?max处测量;b 选大些;通过萃取、浓缩或增大取样量。 当A>0.8时,可采用稀释溶液或采用较薄的吸收池。 * 第九节 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一、三元配合物和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 * 1. 三元配合物 由三个组分所形成的配合物。特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稳定。因而应用广泛。 2. 胶束增溶 M与L反应,如果加入长碳链的季铵盐、动物胶或聚乙烯醇等表面活性剂后,能形成三元离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