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技术》课件—05步进指令及状态编程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技术 033---步进指令及状态编程法 顺序控制设计及基本概念 状态转移图编程规则 编程实践 * * “步”在状态流程图中用方框来表示。编程时一般用PLC内部的软继电器表示各步,如 或 。 顺序控制设计及基本概念 1、概念的引入(步, 状态器) 步:根据系统输出量的变化,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分解成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 注意:步是根据PLC的输出量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的,只要系统的输出量状态发生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步进入新的步。 在PLC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要求顺序动作的过程。这种过程要求前一个动作结束之后方能进行下一个动作。我们把这种过程称之为步进顺控。 状态器软器件 状态器三要素: 驱动负载 指定转移目标 指定转移条件 S状态器软器件 * * 2、状态转移图(SFC)的建立 步进顺控 步进指令 STL----步进开始指令 RET----步进结束指令 SET----状态设定指令 状态转移图(SFC) * * 类 别 元件编号 个 数 用 途 及 特 点 初始状态 S0 ~S9 10 用作SFC的初始状态 返回状态 S10 ~S19 10 多运行模式控制当中,用作返回原点的状态 一般状态 S20~S499 480 用作SFC的中间状态 掉电保持状态 S500~S899 400 具有停电保持功能,用于停电恢复后需继续执行的场合 信号报警状态 S900~S999 100 用作报警元件使用 3、状态寄存器: FX2N共有1000个状态寄存器,其编号及用途见下表。 1)状态的编号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选用。 2)各状态元件的触点,在PLC内部可以无数次使用。 3)不使用步进指令时,状态元件可以作为辅助继电器使用。 4)通过参数设置,可改变一般状态元件和掉电保持状态元件的地址分配。 * * 状态转移图中的状态有驱动负载、指定转移目标和指定转移条件三个要素。 Y5:驱动的负载 S21:转移目标 X3:转移条件。 4、步进顺控的编程特点: * * 2).执行完某一步要进入到下一步时,用SET指令转移,激活下一步,复位前一步。 3).状态不连续转移时,用OUT指令, 编程模式: 1).先进行负载驱动处理,然后进行状态转移处理。 * * * * 注意: S20与S23,S21与S24虽然功能相同,但是不同状态,故编号也不同。 S0 PLC上电作好工作准备 S20 前进(输出Y1,驱动电动机M正转) S21 后退(输出Y2,驱动电动机M反转) S22 延时5s(定时器T0,设定为5s,延时到T0动作) S23 同S20 S24 同S21 说明:各状态的输出可由状态元件直接驱动,也可由其他软元件触点的逻辑组合驱动。 运动小车的编程实践: * * 运动小车的转态转移图及梯形图: * * 从流程中按条件选择执行其中的一个流程。 1)S20为分支状态 根据不同的条件( a1,b1,c1), 选择执行其中的一个流程。 (满足转换条件a1,则转换到21步;满足b1,则转换到31步;满足c1,则转换到41步。) 2)S50为汇合状态(可由S22、S32、S42任一状态驱动) 分支结束时,无论哪条分支的最后一步为活动步时,只要相应转换条件成立,都能转换到50步。 状态转移图编程规则---分支与汇合(单流程、选择性分支、并行分支) * * 3) 用基本指令实现选择序列 * * 4) 用置位/复位指令实现选择序列 置位 SET 复位指令 RSET、 * * 状态转移图编程规则---分支与汇合(单流程、选择性分支、并行分支) 当20为活动步,而且转换条件a = 1成立,则同时激活多个后续步21、31、41,此时21、31、41步同时变为活动步,而选择序列只能有一个后续步为活动步。并行序列合并时,只有当双线上的所有前级步22、32、42都为活动步时,且转换条件d = 1成立,才能实现转换,使步50变为活动步,而双线以上的步变为不活动步。并行序列的分支转换条件如a必须画在双线之上,合并的转换条件如d必须画在双线之下。 由以上分析可总结出并行序列用通用逻辑指令的编程规则: (1)如果某一步Ri的后面有一个由n条分支组成的并行序列,当Ri符合转换条件后,其后的n个后续步同时激活,所以只要选择n个后续步中任意一个常闭触点与Ri的线圈串联,作为结束步Ri的条件,如上图(I)。 (2)对于并行序列的合并,如果某一步Rj之前有n个分支,则将所有分支的最后一步的辅助继电器常开触点串联,再与转换条件串联作为步Rj线圈的得电条件,同时Rj的常闭触点分别作为n个分支最后一步断开的条件,如上图(I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