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统计学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快乐常在
?
《统计学》
教
学
大
纲
郑州大学商学院
?
绪论
内容
绪论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对课程全面的概括和归纳,学习好绪论中的有关概念和思想,对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考核知识点
1、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2、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3、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1) 了解:统计学的概念。(2) 理解: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统计方法与数量规律性的关系。2、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 了解:统计学的三个源头。(2) 理解:统计学的发展原因。3、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了解: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2) 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
统计数据是我们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那么,我们从哪里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呢?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适合于我们分析的需要呢?本章所讲述的就是有关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等问题。 学习本章时,应在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和类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统计调方案的内容,并能根据特定的调查内容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案;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当的频数分布表,并能利用图形显示统计数据;掌握统计表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1、 数据的计量尺度(1) 数据的计量尺度。(2) 数据的类型。2、 统计数据的搜集(1) 统计调查方案。(2) 统计调查方法。(3)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3、 统计数据的整理(1) 统计数据的审核。(2) 统计分组与频数分布。(3) 频数分布的图示和类型。(4) 统计表。
(二)考核要求
1、 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1) 数据的计量尺度 ① 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含义。 ② 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区别和特征。(2) 数据的类型 ① 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含义。 ② 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区别和应用。2、 统计数据的搜集(1) 统计调查方案 ①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作用。 ②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③ 掌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变量、变量值的涵义。(2) 统计调查方法 ① 了解:统计报表、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涵义。 ② 理解:抽样调查的涵义。各种统计方法应用的场合。
?
?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内容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统计数据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和程度的几个重要代表值,并对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有关知识作以介绍。 学习本章时,应注意理解绝对数和相对数的不同特点和运用原则,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各个代表值的含义、特点、应用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根据已知条件,较熟练地计算各个代表值,并运用这些代表值分析具体问题。
(一)考核知识点
1、 绝对数与相对数(1) 绝对数。(2) 相对数。(3) 绝对数与相对数的结合运用。2、 集中趋势的描述(1) 众数。(2) 中位数。(3) 均值。(4)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5) 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关系。3、 离散程度的描述(1) 极差。(2) 异众比率。(3) 四分位差。(4) 标准差。(5) 离散系数。
(二)考核要求
1、 绝对数与相对数(1) 绝对数 ① 了解:绝对数的涵义;绝对数的计量单位。 ② 理解:时期数的时点数的涵义特点。(2) 相对数 ① 了解:相对数的涵义和表达形式。 ② 理解:相对数的种类。 ③ 掌握:比例相对数和比率相对数的计算。(3) 绝对数与相对数的结合应用 ① 了解:绝对数与相对数的联系。 ② 理解:绝对数与相对数结合应用的必要性。2、 集中趋势的描述(1) 众数 ① 了解:众数的涵义。 ② 理解:众数的应用。 ③ 掌握:众数的确定方法及特点。(2) 中位数 ① 了解:中位数的涵义。 ② 理解:中位数的应用。 ③ 掌握:中位数的确定方法及特点。(3) 均值 ① 理解:均值的涵义,均值的数学性质。 ② 掌握:均值的计算及其特点。(4)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① 理解: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作用及特点。 ② 掌握: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计算。(5) 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关系 ① 了解:众数、中位数、均值之间的联系。 ② 理解: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情况下,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关系。3、 离散程度的描述(1) 极差 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