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知识集锦.pdf
河南省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知识集锦
单选题
1、以下出自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所制定的策略路线。
其时,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发动工农群众巩固根据地苏维埃政权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C.总结民主革命经验加强全党团结统一D.调动一切力量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策略路线强调苏维埃代表中华民族,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同时改变对富农的政策。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民族统一
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材料中的策略路线适应这一时期的任务要求,B项正确;材料所反映的策略路线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任务,A项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内容,与材料不符,
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民主革命尚未完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D项与材料主旨
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
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D.党中央指挥正确
答案:A
1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农民支援前线,为战争做了重大贡献,故选A项;材料与解放军作战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国民党战斗力状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党的指挥,排除D项。故选A项。
小提示:
3、下图为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下洞村一间老屋的墙壁上,红军1934年长征时期留下的珍贵标语,其中有“红军
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标语
A.促进了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B.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D.表明了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
根据“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可知这些标语体现了中共的政治主C张项,正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和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排除AB项;华北事变说明中日民族矛
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4、观察下列两幅地图,这两幅图反映()
2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B.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坚持抗战
C.阵地战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D.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答案:B
解析:
第一幅图从洞庭湖、长沙等地及73军等信息判断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发生在战略相持阶段,
由国民党领导的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第二幅图从八路军进攻方向、以破坏交
通线为主等信息可知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大战。两次军事行动均反映了相持阶
段国共两党坚持抗战,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团结一切
抗日力量进行抗日战争的基本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第三次长沙会战是阵地战,百团大战是破袭战,
且打击日本侵略气焰的阵地战主要是台儿庄战役,排除C项;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
挺进大别山,不能反映图中所示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图是画家张仃1946年创作的时政漫画《自卫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这幅漫画反映出
3
A.民众配合战略反攻B.蒋介石准备挑起内战
C.内战政策不得人心D.学生成为反战的关键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漫画《自卫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中的“内战、粮食、蒋管区学生、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46
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国统区经济逐渐陷入崩溃境地,民不聊生,引发了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示威
大游行,反映出内战政策不得人心,C项正确;材料与战略反攻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内战的影响,
说明内战已经爆发,排除B项;学生反战只是当时国统区人民的第二条战线斗争的表现之一,不能体现漫画反
映的实质问题,实质体现的